在美华人就业两极化 以教育分行业团结互助辟新径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华人移民美国已有160多年历史,早年的移民生活在全美各地中国城,靠修铁路,挖金矿等重体力劳动营生。百年光景过去,在美的华人从数量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400多万在美华人在与美国社会磨合的过程中变得更具多样性,从收入到社会地位都与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文化差异和语言沟壑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华人的就业和生活,令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美国人”被贴上“stereotypes”(刻板印象)的标签。
这种现象在西雅图这样较为年轻的新兴大城市尤为明显。在这里,华人被分为两种:“自给自足”的老移民和“朝九晚五”的新移民。
以语言分圈子
语言仍是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最大的瓶颈,一些年纪稍大的中国人到美后一直生活在中国城的小圈子内,经营着服务华人的小生意,或是在餐馆内做厨师、服务员,对这部分人群来说,语言的学习过于困难了些,也似乎不那么重要。
无法适应英文交流的华人以中国人爱扎堆的特点自创了小社会,在这个“社会”内,可买到机票,可找到中文医疗资源,可前往餐厅吃饭,也能在超市买到日用品。华人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上都能够自我供应。
在西雅图的中国城,可以看到晨练的老太太,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的中年男子,也可以见到新来美的华人在求职榜和中文报纸摊前徘徊。这里的华人仍有“三把刀”的影子,从事服务行业的为大多数。
对语言要求较低的服务性工作包括赌场发牌员、清洁员、保姆、司机、按摩师等,薪资由1000-3000美元不等,足以糊口。中国人以食为先,另一个就业大户则是餐馆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中餐业投资少、风险小,专业性不是很强,中餐业是华人在海外的传统行业,稍有本钱的华人第一选择便是开餐馆,而服务员、厨师的工资也可达到2000-4000美元,在“小社会”中营生对许多不谙英文的华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但服务类的工作并不稳定,由于缺少不可替代性,容易被淘汰,就职者在这类工作中并不能攒下足够的财富,又无法在工作上看到发展的潜力,自然少了些安全感。
以教育分行业
在西雅图,不难遇见佩戴眼镜、衣着朴素的另一类华人,他们大多在中国和美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成绩优秀,得以成为行业精英。他们中间有软件工程、医疗、法律也有行政、投资等领域的稀缺人才。
这部分人群学以致用,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更偏向于融入美式生活,吃西餐,住美国人社区,参加户外活动,热爱旅行,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群被称为新移民的华人年薪可从5万到20万美元不等,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但这部分人群不少受到“Bamboo Ceiling”(竹子天花板)现象的影响:毕业于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在职场上却被边缘化,碰上种种无形的障碍。即使是在美国出生的二代、三代华人,也会被看做外国人,而非真正的美国人。
加之中国人给人以性格内敛、过分谦虚、不够幽默、团队精神不足,或是口才欠佳、欠缺感召力和领导力的刻板形象,能够在专业领域中出人头地的华人少之又少。这些高收入华人常常在美工作几年、十几年后对社会角色感到困惑和怀疑,其中有许多人在工作几年之后又选择回国寻求更好的发展。
团结互助开辟新径
华人渐意识到,作为少数族裔,要在白人社会里闯出一片天,除了自身努力,还要靠华人之间互相帮衬提携。老移民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新移民也意识到职场上可能会遇到的瓶颈,华人开始领悟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美国社会试行新的“华人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彼此的沟通和认同。
在美华人又一次另辟新径,在摸索中求进,身居异乡的中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缺少的并不是才干亦不是资本,他们在这块完全不同于中国国情的土地上尝试创业,脱离只做中国人生意的怪圈,也脱离一辈子给人打工的观念。
近年来,由华人投资的地产公司、中介公司、基金会到由华人主持的科技型公司逐渐崭露头角,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关心政治,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创业成了就业的新选择,令华人自信的打开了在美生活的新局面,在美国社会扎下更深的根。(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