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裔女孩杨雪菲弦动英伦 改编名曲推广中国音乐

2013年07月12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华裔女孩杨雪菲弦动英伦改编名曲推广中国音乐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她来自北京,打拼在伦敦,周游在世界,用美妙的琴声推广古典吉他和中国音乐。在北京妞杨雪菲的身上,有着许多的荣誉,她是第一位中国古典吉他演奏家,她享誉国际,被西方人封为“古典吉他先锋”;她也被英国权威杂志Classic FM评为世界百位最佳音乐家之一,在吉他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她的偶像约翰·威廉斯。

  近日,在ASIA HOUSE举行的“东方遇上西方:杨雪菲独奏会”上,记者专访了这位古典吉他大师。一把吉他,一张凳子,没有精美的舞台设计,杨雪菲用她高超的琴艺将小小的舞台变得熠熠生辉。吸引观众的不仅是她宛如天籁的琴声,还有她婉约典雅的东方古典气质。

  当东方音乐遇上西方乐器,当东方古典美遇上西方文化,擦出的奇妙火花点亮了杨雪菲的吉他世界。

  中国首位取得吉他学士学位的毕业生

  杨雪菲七岁开始学习古典吉他,最初每天练习半个小时。和所有学习乐器的小朋友一样,杨雪菲也曾厌倦练琴,甚至对爸爸妈妈谎报练习时间。虽然接触古典吉他的时间并不是特别早,但杨雪菲却很快展露出过人的天赋,练琴的时间也慢慢增加到一天三个小时,而有表演或者比赛时一天要练习六个小时。

  天分和苦练使杨雪菲在中国第一届国际吉他艺术节上一鸣惊人,在那里,十岁的杨雪菲见到了国际上的专家,“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的话,从那时开始我开始意识到我可以成为一名职业吉他演奏家,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职业”。

  但是,成为职业吉他演奏家,仅靠演奏吉他为生却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我记得威廉斯好像说过这个领域最多只能容纳12个人”,杨雪菲坦言说。如果要选择职业吉他演奏家这条道路,就必须进入音乐学院,但是杨雪菲的父母却看不到这一行的前途,当年才12岁的杨雪菲却坚定地选择了这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我想是当年的逆反心理让我坚定了这个选择”,她回忆道,“不过确实也是因为喜欢吉他”。于是杨雪菲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中国第一个主修古典吉他演奏专业的学生;之后又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中国首位取得吉他学士学位的毕业生。

  了解西方文化有助演绎音乐

  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杨雪菲选择来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RAM继续深造,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谈起这两所中西顶级音乐学院的区别时,她表示:“国内也有很好的老师,但是再好的老师不能给你环境。伦敦每天的文化活动非常多,在伦敦有更多的表演和观摩机会,各国精英艺术家们聚集在伦敦,氛围是不一样的。而且了解文化对音乐演绎特别重要,这是很微妙的东西,古典吉他来自西方,在中国缺少这样的文化背景。”

  2002年杨雪菲以罕有的高分成绩毕业,获得由英国皇室成员颁授学院最高的 DipRAM 演奏家文凭和每年只提名一人的院长奖。在毕业前的一次音乐会上杨雪菲以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英国最大的古典音乐经纪公司,也是世界五大之一的Askonas Holt,还没出校门就获得了一纸经济合约,并且合作至今。

  从北京到伦敦,杨雪菲持续书写着她辉煌灿烂的履历,职业生涯似乎一帆风顺,“ 大家看我可能觉得很顺利,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只是我不愿意去分享我的困难”,杨雪菲说,“最大的困难是我选择了不同寻常的道路,在我之前,中国大陆没有人选择这个作为职业。作为第一个人,我要一个人开拓这条路。困难是对你真正的热情和实力的考验。”

  而作为一个旅居西方的中国音乐家,东方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杨雪菲的劣势:“每个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对自己人特别爱护。要发展国际事业,作为一个外国人和本地人竞争很不容易,郎朗和李云迪也如是。此外,我们弹的是西方音乐,与西方音乐家比起来,我们缺少文化和语言上的理解。”

  改编巴赫亦推广中国音乐

  杨雪菲已经发行了六张个人独奏专辑,而本月也将推出一张新曲加精选,回顾自己的音乐之路。在之前的专辑中,发行于2008年的《北纬四十度》采用了“北纬四十度”这个地理概念,将北京和马德里,中国和西方联系起来。她表示,自己一直很想用古典吉他弹奏中国作品,将中国音乐推广到西方,但吉他毕竟是西方乐器,需要改编作品或找人谱曲,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西方音乐是主导,西方听众对亚洲音乐的兴趣不大。

  为了完成推广中国音乐的心愿,她采用了北纬四十度这个联系点,在收录西班牙作品的同时收录了《梁祝》《彝族舞曲》等中国音乐。在6月28日当晚的演奏会中,杨雪菲也为西方观众演奏了《彝族舞曲》《踏雪寻梅》等中国作品,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美妙琴声征服了现场的西方观众。

  古典吉他不似钢琴和小提琴有浩如烟海的作品,于是杨雪菲决定自己动手改编,使更多的经典作品可以用古典吉他呈现,发行于2012年的专辑《巴赫协奏曲》就是她的努力成果,所以她对这张专辑也格外偏爱:“里面所有的曲目都是我改编的,而且对于古典音乐而言,巴赫像一个上帝,他的作品都是伟大的,能把他们都改编到吉他上,我觉得很骄傲。”

  杨雪菲努力地改编作品,既为古典吉他拓宽演奏空间,也将中国音乐推广到西方,她透露,最近正在改编古琴曲。“希望将来可以为古典吉他谱曲,但作曲家和演奏家是完全不同的职业,我可能最近不会去做,但这是我长远的计划。”

  杨雪菲是个典型的“空中飞人”,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和郎朗、陈奕迅在香港的合作,之后她要去世界各地巡演,11月才会回到伦敦。她表示很喜欢这种国际化,到处跑的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中,杨雪菲几乎每年都会回到中国表演,“我希望将来可以多放些时间在中国,古典吉他在中国了解的人比较少,我想找机会在中国推广我的乐器。其实现在中国年轻人很喜欢吉他,但是不了解古典吉他,需要一个模范人物的引领。”(杨晋亚)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