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扎堆过大年 独在异乡为异客已成过去式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年味儿。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假,但独在异乡为异客已成为过去式。
异国新春,不一样的年味儿
在海外过春节,或许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中国人欢聚在一起,总能有欢乐气氛,总能有年味儿。
新华网消息,80后外交官张磊去年4月刚派到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常驻,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人独自在巴基斯坦过节。虽然过年没有家人陪在身边,但今年张磊和使馆的大家庭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迎接马年到来。“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到在使馆就像在家一样,”他说。
同样是80后的李云鹏是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随员,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他也是首次驻外。由于阿富汗安全形势趋紧,春节假期小李只能呆在使馆里。不过,使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包饺子、游艺活动、乒乓球、台球比赛等,让大家热热闹闹过个年。
而在伊拉克,临近新春佳节,中曼集团伊拉克分公司5支钻井队的120多名职工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维护着正常生产。他们相约:当除夕之夜的钟声敲响时,各钻井班组将齐鸣1分钟汽笛,共同迎接新春到来。
美加华人新春分享异乡情
一位现定居美国费城的华人新年这样写道:华人在美国过春节,最想念的就是那浓浓的旧历年的气氛,还有就是走家串户、和亲朋好友一起辞旧迎新的那份热闹。最奢望的当然还是除夕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饭、守岁、看春晚了。早些年不像如今通讯这么发达,别说视频,就是除夕夜给家打个电话还经常不通,因为用电话卡的人实在太多了。加上春节在美国不是国家法定节日,除非用自己的假期,否则还要正常上班。所以每逢春节,尤其是在除夕之夜,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大概那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感觉最强烈的时候了。
《北京青年报》报道,温哥华是北美华裔重镇,随着来自各国华裔移民迅速增长,临近春节,即使不是唐人街区域,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商业“年”味,其铺天盖地的气势让人难以抽身逃离。其中唐人街的庙会影响力最大,有40年历史,吸引几万人参与,令唐人街热闹非凡。历届传统庙会由温哥华中华会馆、大温中华文化中心、温哥华华埠商会、中侨互助会、云埠洪门机构及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等机构共同主办。近年来,中国文化部、国务院侨办和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等中国驻外机构也开始参与举办。庙会不只是华裔参与,还有其他族裔团体陆续加入,逐渐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基本,融入其他族裔文化的独特庆典,是春节压轴节目。
在欧学生的红色记忆
翁怡铮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文学系的博士生,今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她,希望能在伦敦找寻到记忆中的红色新年,跟着新年的气味走,也许能回到远方的家乡,回到思念的亲人身边。BBC日前刊发了她的留学日记,原文选摘如下:
从小时候开始,对新年的印象就是“红”。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似乎每样东西、每个微小的细节,都是红色的。从家家户户门前贴的对联、斗大的“春”字、小孩子最期待拿到的红包,甚至是每个人身上穿的新衣,清一色都是红的。
这跟伦敦的颜色很不一样。走在伦敦街上,四周是一个个赶着去工作的上班族,身上裹着的是黑或深灰色的大衣,脖子缠上的是灰色格纹的围巾。如果是一个下雨的日子,大家手上会多出一把雨伞,而这把雨伞,通常也是黑色的。
记忆里的红色新年,不知道是否也存在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