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高房价催生打飞的双城生活 华人多“不感冒”(2)
“不要对双城生活不敢想”
此外,澳洲各首府城市间存在的巨大的房价差距,也让“生活在别处”变得有可能。居住在悉尼Earlwood的Sid Shukla和他的伴侣Simone Matteson以及3个孩子卖掉了房子,在昆州临近Noosa的郊区Doonan买了新的房产,而且没有通过银行贷款,从此过上了不用还款还息的生活。
Shukla称,从经济上看,这是一个都不需要用脑子想的决定,因为益处是显而易见的。Shukla每周在悉尼工作3天,在他自己开办的视频工作室里工作。
他们把卖掉Earlwood房产的钱在昆州买下一栋拥有4个卧室的房子,而这只花掉了他们57.5万元,剩下的钱他们又在悉尼的Chippendale,临近Shukla公司的地方买了一个一居室的小公寓住宅,就这样手里还能余下些钱。
这次卖房让他们过上了自己想要的悠闲生活,两人可以更好地抚养3个孩子,Shukla的妻子Matteson作为一名教师,也可以等到孩子们再长大些,再考虑重返学校开始工作。
Kerr和Shukla在悉尼都拥有自己的生意,从老板的角度出发,他们都认为老板们其实可以给员工更大的工作弹性,这样就可以实现员工在两个州生活和工作。“既然我做到了,我认为别人也有能力这样做,只不过有些人对于这种双城生活不敢想罢了。”Shukla说。
多数华人对“双城生活”不感冒
但Shukla口中“不敢想”的双城生活,对于很多悉尼华人来说,却并非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悉尼华人论坛,大家也对这种前卫的生活方式展开讨论。一些人就直言,华人是不会采取这种近似“疯狂”的生活方式。
一位叫“龙虾”的华人网友称,华人生活置业一般对“生活方式”和“升值空间”看得同等重要,有时候,后者的重要性还要大于前者。
把悉尼升值空间良好的房产卖掉,为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移居昆州,是过上了心仪的生活,但对于投资升值来说,并非一个好选择。
“龙虾”直言,10年后悉尼的150万房子可能值300万,昆州67万的房子到时估计也就值个85万。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称赞Kerr和Shukla的移居选择正确,一位叫“Faye”的网友称,这两位选择“双城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悉尼各自有自营生意。
还有网友称,悉尼高房价的“恶果”开始显现,一些人不得以才为此改变生活方式。
从华人网友的评论来看,更多人还只是在精神上支持这种“双城生活”的想法,虽然同样的钱,在悉尼和昆州可以买到条件悬殊的房子和迥异的生活方式,但从增值潜力、子女的教育机会,职业或生意机会发展等方面考虑,鲜有华人愿意过这种两地奔波的生活。
有网友戏称,“万一家里有点事情,从悉尼坐飞机赶回来还得一整天时间。”
一位读者在接受采访时亦表示,她基本没有听说身边的华人朋友搬到昆州居住,而在悉尼工作的人,就连从悉尼搬去昆州工作置业的也很少,听到更多的反而是住在别州的朋友搬到悉尼来定居。
她表示,华人还是喜欢居住在华人周围,形成聚居区,而且因为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她身边不少朋友是选择在大悉尼范围内实现“移居”,“有些朋友一开始住在治安或环境比较差的区,之后几年,就慢慢搬去更好的区。”(于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