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华人聚焦首个公祭日:期待唤醒和平力量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杨凯淇)当地时间12月12日凌晨1点多,华人作家招思虹在美国旧金山的家中打开电脑,认真回复来自各界热心人士的每一封邮件。她告诉中新社记者,为了筹备即将于13日展出的“南京祭·不可忘却的记忆”图片展,她恨不得将每天的24个小时当做48个小时来用。
“虽然我们制作展板只用了一个多星期,但征集这些素材的时间却多到无法计算。”招思虹说,为了丰富展览的内容,让世人了解更多日军侵华罪证,她和金山之路读者团队、涵芬楼外楼的同仁们想尽办法从美国收藏家的手中征集、购买相关文献。
招思虹介绍说,2012年至今,她和团队同仁累计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逾600件华侨抗日文献和日寇侵华文物,其中包括很多第三国主流媒体(如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系等)在1937年—1945年刊载的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文章和图片,“这些来自第三国的照片和报纸更有说服力,可谓铁证如山。”
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招思虹带领同仁们紧锣密鼓赶制出来的“南京祭·不可忘却的记忆”展览也将于当地时间13日下午在旧金山揭开面纱。招思虹说,展览得到了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值得欣慰的是,不仅很多华侨华人对展览给予了关注,一些美国当地民众也表示愿意参与到公祭日的相关活动中,“他们希望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
今年2月,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消息一出,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声支持。
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池万升说:“用设立纪念日的做法纪念反法西斯的胜利是西方国家传统做法,建立国家层面的公祭日,可让后人牢记血的教训,捍卫生命正义。”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李新铸说:“设立国家公祭日,是海外华人的民心所向。”马来西亚沙巴马中联谊协会会长胡逸山说:“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不仅为海外华人所知,也得到除了日本少数极右翼分子外的绝大多数世人的公认。”
随着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到来,众多海外华侨华人为此奔走忙碌。
美国旧金山华人发起成立海外抗日战争史料研究会;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座谈会,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惨遭杀戮的中国同胞;美籍华人鲁照宁、陈灿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他们从世界各地搜集的抗战文物近百件;中国留学生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参与到各类网络在线祭奠活动。
就在几天前,来自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华文媒体参访团走进南京。不少华媒人表示,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成为他们近期报道的重中之重。
定居日本30年的《中日新报》社长刘成深感国家公祭日扩大南京大屠杀真相散播面的迫切。他坦言,已记不清多少次接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胁电话、遭遇宣传车大喇叭狂轰滥炸骚扰。有时,电话一接起来便是日右翼分子大声叫嚣“南京大屠杀是个谎言!”
刘成说:“和平的前提,是以史为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日本80万华侨盼望着(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海外华侨华人盼望着这一天。”
“我们不能只是为了纪念而纪念,应该通过公祭日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招思虹表示,“我觉得设立公祭日的目的并不是挑起仇恨,而是要唤醒更多和平的力量,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