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教授创业6年 搭起氢能技术产业链框架
在位于仙林南大科学园的办公室里,翱翔教授穿着一件旧旧的工装外套,正在忙碌着。长长的办公桌上铺着一层泡沫板,板上贴着几条细细长长的黑色砂纸一样的材料,通着接线板。看上去,他就是位普通的工程师“大叔”,跟“海归”、“教授”的形象根本沾不上边。
看到记者,他拿起一块薄薄的“黑色砂纸”,兴奋地说:“你摸摸,你摸摸,手别动啊,很快就会变热!”原来,这是他研发的一款新产品——石墨地暖。
记者把手放在那块薄薄的像砂纸一样的材料上,10秒不到,手上确实感到一股温热。
这是记者第3次采访这位“海归”教授。前两次采访,他都在忙氢能电动车项目,为了项目的融资和产业化。屈指算来,从2008年回国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
由于在加拿大从事的就是氢能源研发,翱翔6年前回国后选择了氢能电动车作为创业方向。带着创业团队,他在南京高新区设立了慧宇能源科技公司,专门研发和生产氢能动力和控制系统,并在南通建立了氢能电动车的小型生产厂。与此同时,他在南工大成立了合作研发小组,利用这里的实验室资源开发前沿技术。
有技术、有团队,产品也不错,但创业一开始并不太顺利——几年下来,不论是氢能电池还是氢能电动车,都没能实现量产。翱翔说,不能量产的原因,一是氢能电池和氢气价格偏高。一辆氢能电动自行车的售价,眼下和市场上高档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差不多;另一个门槛,是氢气充气站的设立问题。氢能电动车上用的电池需要在专门的加气站充氢气,由于资金有限,单个的创业企业根本无力去投资建设氢能加气站这样的配套设施。
是坐等氢能电动车的政策完善和市场成熟,还是再觅方向主动出击?翱翔选择了后者。2012年,翱翔与栖霞创投基金公司合作,创立了以碳纤维薄膜材料研究应用为主的沃土新材料公司。
什么是碳纤维薄膜?翱翔解释,这种材料原来大规模用在军事上,导电性极强,抗电磁干扰,九成以上的产品被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大企业垄断。“我们依托南工大实验室自主研发了这款材料,电阻率比军用产品稍高,正好可以用作地暖。”
他扳着指头列了好几条石墨地暖的优点:造价低,用电省,像纸一样薄,可以任意裁剪,发热时间超快……产品搞出来了,打开市场是关键。这几天,他奔走在南京的各个家居卖场,一家一家联系地暖代理商,给他们建“样板房”。很难想象,年过五十的他,还在和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们一样奔忙。
翱翔笑称自己“爱折腾”。不过,他的折腾也还是围绕着氢能源产业链。他解释,碳纤维薄膜是储氢的重要材料,算是氢能源产业链上的一项上游产品。在这个研发分支上面,石墨地暖还只是小试牛刀,下一步还将推出空气净化器、贵金属催化剂等各种产品。
高新区的慧宇公司主要打造氢能控制系统;沃土公司专门研发碳纤维纸材料;氢能电动车下一步也有望在一些城市试点推广;设在南京工业大学的氢能关键材料研究实验室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历数创业6年不断“折腾”的成果,翱翔充满热情:“南京是一块创业的热土,在这里创业,环境好,我的劲头大,你看,氢能技术产业链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我们已经看到了产业化的曙光。”(刘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