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欲借“一带一路”建设“成大器”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欲借“一带一路”建设“成大器”
中新社记者 周欣嫒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四年,世界华文媒体积极传递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践行媒体责任,在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召开前夕,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如是表示。
本届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为主题。透过代表们会前的言谈,可知华媒人已愈渐摸准时代脉搏,有意借“一带一路”建设良机使华媒“成大器”。
助各方资源整合汇聚
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指出,华文媒体常年扎根海外,“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因此,无论作为主导还是协助力量,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活动,华文媒体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华媒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单单是发挥报道作用,还要在此过程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侯培水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华文媒体带来经济利益,也可令华文媒体的业务与影响力同步提升。
香港《镜报》社执行社长徐新英表示,《镜报》积极利用报社的侨界资源,开展与部分往来密切的沿线国家的招商、交流与考察合作。“以缅甸为例,《镜报》已主办多场缅甸在港的招投推介会,赴缅考察也不下五次”。
促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曾指,海外华文媒体对东西方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有独到感受和认知,可以在不同文化中取得平衡与融通。希望华文媒体以符合当地表达和接受习惯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
荷兰《华侨新天地》副总编卢雅娟举例说,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中国企业收购荷兰电力公司”和“中国企业注资荷兰电力公司”两个标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字面感观讲,前者容易被当地民众视为中企控制基础设施,后者则凸显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税收。
这一点,也是英国互动传媒执行总监陈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表示,待论坛开幕,将着重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法”。
实现资源、信息互利共享
多位参会嘉宾指出,在共享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华文媒体也应紧跟潮流,实现资源、信息的互利共享。
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对中新社“一带一路”华媒协作网十分感兴趣。他表示,该平台倡议“交流互鉴,抱团取暖”,无疑为“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连通互补、共同发展提供了优质范本。关于如何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黄栋星将在论坛期间作更多探讨。
英国《欧洲商报》社长游海龙建议成立“一带一路”数据库。他说,数据库不以经济目标为前提,仅集纳华媒所在国有关法律、经贸、社会等信息,让对当地有兴趣或有意前往旅游、经商、生活、发展的读者有所了解。
借势“一带一路”建设反哺当地
秘鲁《公言报》总编辑孟可心介绍说,秘鲁人民经常问“中国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成就的?中国怎么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中国高铁、手机支付、快递服务发展成什么样了?”孟可心表示,“从总统到老百姓,都期望中国的高科技能成为秘鲁发展的加速器”。
“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更是一条希望之路,共赢之路。华文媒体生于海外、长于海外,可借势“一带一路”建设反哺当地,为当地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多米尼加华侨总会秘书长卢永峰表示,如今,多米尼加华媒一面从祖(籍)国“引进来”,一面将当地一些资源通过华媒“送出去”。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历史机遇,让多米尼加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加勒比地区、中国乃至世界。
让华文媒体畅所欲言、表达心声,这是论坛的初衷。章新新表示,希望论坛为华文媒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一带一路”机遇贡献更多真知灼见,开启华文媒体合作新版图。(完)
专题: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