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唇齿相依,一路有你
视频: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宣传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9月9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唇齿相依,一路有你
作者 周乾宪
1815年,世界上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的马六甲面世。正值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召开之际,我们一同回首海外华文媒体筚路蓝缕,辉煌与苦难并存的两百余年历程。
这是砥砺前行的两百年,是风雨兼程的两百年,更是戮力担当的两百年。无数感人的故事和传奇绘就了华媒发展史、华侨华人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的华彩篇章。
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致海外华文媒体诞生两百周年的贺信中所说,作为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华文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唇齿相依,与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紧密相连。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也指出,过去两百多年间,华文媒体虽历经艰辛磨难,却始终坚守理想,抒发民族情怀,唤起民众觉醒,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族裔和谐,维护世界和平,而这正是支撑华文媒体走过两百余年的精神内核。
薪火传承两百年
世界华文媒体诞生以后,两百多年间的发展道路曲折不平,有高潮,有挫折,也有沉寂。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专题报告中具体阐述了华文媒体在两百年间经历的四次大的历史发展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二战结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先驱在海内外所办报纸达120家,其中多数创办于海外。这些革命党报刊发表的大量言论,唤醒海外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直接为华侨参加辛亥革命作舆论动员。可以说,没有海外华侨,没有海外华文报刊,就没有中国的民族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面前,海外出现办报热潮,《救国时报》、《先锋报》等大量抗日主张的报纸诞生,还有记者亲赴前线,写下抗战见闻。海外华文报刊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民族舆论,在宣传抗日、声援祖国、凝聚华侨等方面作用突出。
二战结束以后,海外华文媒体空前繁荣,许多被停刊的报纸纷纷复办,同时又出现一些新创办的报纸。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一股和平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对华文媒体多采取宽容、支持的政策,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
“总体来说,华文媒体在海外的话语权是处于上升的态势。”章新新说,海外华文媒体两百年所走过的道路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即始终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起落沉浮相随相伴。
中国因素关乎华媒兴衰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因素是两百年间影响华文媒体兴衰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曾撰文指出,那就是“中国因素”。
中国国运关乎华文媒体的兴衰。中国自身的发展、变革乃至自身在变革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成功,对全球华文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两百多年来,中国从晚清政府统治下任殖民者宰割的弱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前所未有地走近国际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贫弱之时曾是“无声之国”,华人在海外是“无声族群”。如今中国走向富强,要发声、要扩音,华文媒体有如大石压住的小草,破土而出,挤石而长。
反过来,华文媒体就像是矗立在海外的一面镜子、一个舞台,折射和演绎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让海外读者感受中国的文化和时代变化,成为最能“读懂中国”的视角。
他们报道的重点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中国新闻。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国际思维为中国注入新鲜血液,以情感笔触描绘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丝路”理念、“丝路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播者,也是“丝路”建设、“丝路”联通的参与者和记录者,让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故事”传之四海。
正如章新新所说,海外华文媒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华社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促进中外互识和中外友好的纽带、世界认识中国及中国认识世界的桥梁。
精神家园始终如一
过去十余年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与海外华文媒体相互影响、不断成熟,将海外华文媒体与祖(籍)国之间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变得更加具象。
章新新在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前接受专访时说,“两年一次的盛会,不仅是新朋老友的再次聚首,更是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主办。回首来时路,不知不觉中已走过17年的历程。
2001年在南京首度举办,彼时华文媒体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为主题,参会的海外华文媒体有130余家,在当时的华文传媒史上已是空前。
此后,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从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以其开放性、国际性、高层次,成为了海外华文媒体的“首脑峰会”。论坛期间不断产生的务实成果,也使论坛呈现出新面貌。
自2003年起,论坛开始出版《世界华文传媒年鉴》,全面展现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状况,资料性、实用性、学术性兼具,具有高度的学术交流和文献珍藏的价值。
2005年第三届论坛在武汉举办,华文媒体代表共同发出《武汉宣言》。自那以后,宣言成为每届论坛的必备成果,期望全球华文传媒尊重、承诺和履行。
2009年论坛移师上海,正式成立“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这是一个世界各类华文媒体自愿参加的全球性合作组织,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为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相互联络和资源互动,改善海外华文媒体的生存发展条件,提升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提供合作平台。
走到今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进入“福州时间”。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会议期间,来自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高层从业人士将就“一带一路”中的华文媒体、华文媒体的民族情怀、文化自信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
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总编辑冰凌参加过历届论坛,他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不仅为广大华媒人提供了学术交流、业务探讨的机会,也是华媒人在祖(籍)国的“精神家园”。
印尼《印华日报》总编辑李卓辉虽已耄耋之年,仍将亲自赴会。他说,这源自他对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这个“家园”的思念、向往、感恩与回忆。
俄罗斯《龙报》社长李双杰告诉记者,华媒论坛给了她一个制高点、一种信念、一份情缘。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召开在即,感谢一路有你。相信华媒人将带着特有的中华情怀、使命精神、国际视野和创新激情,再次上路。(完)
专题: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