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章新新:“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全文)

2017年09月10日 1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章新新吁华媒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筑牢中华文化根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9月10日电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10日在中国福州开幕,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作题为《“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

中国新闻社社长 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秘书长 章新新

2017年9月10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榕城”福州延续两年前的“贵阳之约”,与各位媒体朋友再次相会。首先,我代表中国新闻社对各位出席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福建是历史悠久的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里又迎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新机遇。今天,我们以《“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为主题,在此举行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世界华文媒体积极实践,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就全球媒体发展变局中华文媒体的变革与创新,以及“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华文媒体的民族情怀和文化坚守,谈一些看法。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主旨演讲。<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hr/'>中新社</a>记者 崔楠 摄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一、全球媒体发展大趋势:融合与对话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革中,信息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科学技术飞速演进,媒体行业面临新兴媒体裂变式的发展,无论在世界何地,媒体变革无处不在,而融合是大势所趋,对话才能共生共荣。

  1、国际媒体新格局:移动化、数字化、社交化

  近两年,全球范围内媒体融合的趋势愈加显现,集中在移动化、数字化、社交化。“小屏”逐渐取代“大屏”,信息的流动在数字媒体之间碰撞。以手机为载体,社交网络四处延伸,构建了新的传播生态。

  以美国为例。根据2016年统计的美国受众新闻获取渠道,2/3的美国人同时使用PC端与手机端获取新闻,但超过半数的人更喜欢通过手机看新闻。同时,62%的美国成年人通过社交平台获取新闻,18%的用户属于社交新闻深度依赖型。在2016年底美国大选期间,社交媒体超越候选人的官方网站与邮件,成为美国人关注大选进程的主要平台。

  互联网巨头及科技公司也开始热衷于瓜分新闻市场。2015年,Facebook联合九家媒体推出即时文汇,在新闻阅读领域创新用户体验;谷歌于2015年发布新闻实验室项目,鼓励新闻工作者使用系列谷歌工具;2015年9月苹果公司正式涉足新闻领域,推出了聚合类新闻应用Apple news;而Twitter也运用算法技术推出了实时新闻服务。

  与新兴媒体跨越式的演进相对应,传统媒体却已无法回到从前的辉煌。“报纸”这一媒介的功能正在日趋弱化,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传统报业的出路之一,主要体现在网络和移动手机端的新闻收看。广电领域在这两年间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极力打造大型的内容聚合平台,同时争取成为数字化新闻的第一入口。

  2、中国媒体新姿态:与世界握手

  这两年,中国内地的媒体行业在融合式发展方面可谓大踏步前行。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加速媒体融合,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达7.24亿,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

  在技术因素驱动下,中国内地的媒体行业生态改变,媒体融合逐渐迈向了“深度融合”阶段,从浅滩走向深水,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媒体“融合矩阵”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以来,中国内地的中央级媒体开始重新整合内部资源力量,打通不同传播介质的界限,建立类似于“中央厨房”“云平台”等的全媒体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目前,中国新闻社正按照“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战略布局媒体融合,推动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产品、新闻服务创新,拟尝试构建“中央厨房”机制,探索具有通讯社特点的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内地的媒体融合发展是置于国际局势错综变化及世界媒体加速转型的大环境之中,中国内地媒体与国际主流媒体有对话、有竞争,与海外读者有交流、有碰撞,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话语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媒体“走出去”的态势愈发显现,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成为中国媒体与世界握手的最佳契机。

  社交媒体平台是中国内地媒体向海外发声的一大渠道。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在利用国际社交媒体方面,手法越来越“炉火纯青”,在诸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平台上聚集了成百上千万“粉丝”。

  据《中央媒体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2016)》,在Facebook平台上,部分中国内地中央级媒体的粉丝数量、信息发布数量、单条信息被赞次数均已超过部分国际主流媒体。

  如今,中国在世界上愈发被关注、被认知,这其中媒体的作用显然是不容忽视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态度调研主任布鲁斯•斯托克斯表示,皮尤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近几年国际形象提高。以美国为例,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喜欢中国的人已占大多数。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主旨演讲。<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hr/'>中新社</a>记者 崔楠 摄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二、海外华文媒体新挑战:变革与创新

  近年来,华侨华人新生代不断融入所在国家和地区主流社会,华文媒体不仅承载着华文资讯传播的传统,还日益成为中外互联互通的桥梁,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民族情怀和华人形象的代言人,更是全媒体变局下媒介融合、媒体创新的先锋。

  最近两年,海外华文媒体业态呈现以下特点:

  1、传播介质深度变革、交互融合

  刚刚过去的两年,华文媒体进行着传播介质、传播形式、媒体业态的深度变革。以移动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进一步崛起;同时新兴的“内容生产者”,或是传统纸媒或广播电视向新媒体转型后的内容产业,正在日益适应新的传播形式,形成极具潜力的新业态。

  东南亚华文媒体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媒介形式。在泰国,规模庞大的在泰、旅泰华人读者群,推动泰国华文媒体加速转型,逐渐形成了报纸、电视台、网站与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融合发展的业态;在菲律宾,以菲华社会为服务对象的多家华文新媒体项目轻装上阵,灵活运营,撬动了菲华社会传媒传统格局,带动传统华文报纸加大力度开拓新媒体业务,革新图存;马来西亚的传统华文媒体保持强势,新媒体从传统媒体借力,实现二次传播,形成了报纸成就网络、网络巩固报纸的良性互动。

  2015年以来,美国华文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纷纷着力发展融媒体。全美发行的三家综合性日报——《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美国《侨报》,都背靠日报旗舰,在原创视频、大数据和受众互动、自媒体平台等方面发力。一些本地华语电视台形成了传统电视+图文网站+网络视频的综合体,其中,美国中文电视最先迈出了脚步;在加拿大,新媒体和移动终端推动了加拿大百年传统华文媒体的变局。2016年,华文日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三足鼎立”格局因加拿大《世界日报》的停刊而终结。应对变局,加拿大传统华文媒体主动调试,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力争扩大影响。

  在欧洲,华文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人力、内容、推介等多方面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增加竞争力。以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为代表,部分媒体已建成纸媒、网站与移动终端多线并行的全媒体立体传播平台。

  在港澳地区,新媒体对读者影响力上升,广告也获得更多资源。多个市场研究机构指出,香港投入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方面的广告,2017年将超越传统媒体;澳门的互联网普及率约为76%,民众对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在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正走向集团化、多媒体共融的新的发展道路,以集团的力量同时经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客户端等多种媒介平台,资源共享,相互支持。

  拉丁美洲的中国移民迅速增多,给华文媒体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具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传统华文媒体纷纷开办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音视频等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而在非洲,传统华文媒体对新媒体的开拓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各国都出现了微信公众号,在第一时间发布侨社和当地重要新闻,吸引侨民关注。

  2、境内外华文媒体互联互通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力提升,中国海外新移民的增加和“华二代”、中国留学生、海外游客的规模扩大,使得华文资讯传播在海外的价值得到提升。华文媒体不仅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更成为海外中国人、新生代华人与祖(籍)国、家乡的联系纽带。在此背景下,境内外华文媒体的互联互通更加深入。

  东南亚原籍广东、福建、浙江的华人数量众多,当地华文媒体看到了这一机遇并积极行动。广东、福建、浙江部分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与东南亚华文传媒签订交流协议,向其提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信息,甚至免费制作反映地方乡情的版面,密切华人与家乡的联系。

  菲律宾的华文媒体与中国两岸三地的媒体互动热络,多家华文报纸随报发行大陆、香港、台湾三地报纸版面,为当地读者提供更多元的资讯。2016年,《海丝商报》在福建南安创刊,并同步推出《海丝商报•菲律宾版》,《石狮日报•菲律宾版》在马尼拉创刊发行。这也成为菲律宾华文媒体与中国媒体联手合作的两个最新案例。

  欧洲的华文媒体也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欧中对话、助力互利合作。《龙报》与俄罗斯全俄影视制作中心、圣彼得堡波罗的海传媒集团等当地主流媒体建立起合作关系; 2015年屠呦呦赴瑞典领取诺贝尔奖期间,《北欧时报》邀请瑞典本土专家、主流媒体参与有关中医的学术对话,深度传播中国文化。

  在北美,美国部分报刊与中国媒体合作,不仅降低了营运成本,更提高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拿大近年成立了多个中文记者协会,组织中加媒体互访交流,并代表华文媒体和其他族裔媒体展开交流。

  3、华文媒体更深影响海外舆论热点事件

  近年来,华文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积极互动,为华侨华人争取权益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值得关注的是,华文媒体在海外涉华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议题设置者”的角色,对所在国舆论与官方行为的影响力提升。华文媒体连通华人、所在国舆论及祖(籍)国舆论,不断反馈激荡,形成传播链。

  2017年法国警察枪击华人致死事件,通过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引起中法两国舆论的极大反响,并升级为外交事件,国际社会进一步提高了对华人权益的关注和尊重。而传统华文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高效互动与传播,在促进事件积极进展上功不可没。

  过去两年,通过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论坛等现代电子化平台,信息传播实现了向特定的个人或不特定的民众传递,从而在华人社会中形成广泛参与的新议题。

  震动全美华社的“梁彼得案”审理过程中,华文社交媒体充分发挥草根化、互动化、社交化的特点,成为华人互助声援、争取权益的推手;而传统华文媒体则为呈现事实、追踪真相、引导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两者互动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影响,值得华文媒体从业者进一步探究和总结。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一路一带”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主旨报告。<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hr/'>中新社</a>记者 张斌 摄
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主旨报告。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华文媒体:机遇与使命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信息传播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都必须迎接新的变革。在我们感叹“新闻难为、媒体不易”的同时,也请相信:机遇无处不在,使命终应坚守。

  1、华文媒体的机遇:“一带一路”绘蓝图

  2013年秋,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从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等方面,进一步描绘出“一带一路”的伟大蓝图。

  海外有华侨华人6000多万,其中4000多万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如今你们已然枝繁叶茂,盛开在两条丝绸之路的每个节点上。”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曾表示,广大华侨华人既了解本土也关注中国,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华文媒体是信息的搜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具有媒体的属性;同时,作为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媒体亦拥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这决定了“一带一路”的理念传播及实际推进中,华文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华文媒体生于侨、长于侨,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世界,一头连着华社、一头连着所在国主流社会,能够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易于理解的语言,将中国推向全世界;能够以“见证者”、“记录者”的视角,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和生动故事传之华社、传之所在国、传之四海。

  2016年9月,中国新闻社发出倡议,呼吁全球华文媒体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华媒协作网,建立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机制。而在本届论坛上,“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将正式上线,开启华文媒体合作的新版图。

  2、华文媒体的坚守:中华文化筑根基

  近年来,媒体不断变革演进,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的概念纷纷出现,媒体在不断追求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但对海外华文媒体来说,有创新更应有坚守,站得再高,根基要稳,中华文化就是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事实证明,海外华文媒体并没有忘记这个根本,始终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

  两年前的贵阳论坛上,我们曾呼吁全球华文媒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今时今日,文化的根脉仍在不断滋长,华文媒体也日益成熟壮大,作为华文媒体人,文化是我们流淌的血液,文化给了我们自强的信心。

  然而,坚守不等于固守,在文化的传播与对话中,华文媒体当不拘于语言,不囿于形式,不固步自封于自我文化的小圈子,不追求“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而应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族裔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媒体应当以开放的姿态、以包容的胸怀,为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

  3、华文媒体的使命:民族情怀有担当

  时代在变,媒体也在与时俱进,但华文媒体始终坚持书写民族情怀,葆有人文理想。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华文媒体的民族情怀,在此,我提出两点期许,与媒体朋友们共勉:

  期望海外华文媒体生动讲述“今日中国”。

  对海外华文媒体而言,中国不仅是民族情感所系的故土家园,同时也是不容错过的新闻富矿。但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对中国的报道仍存在片面的误读,甚至刻意的歪曲。

  海外华文媒体长期浸润、深入了解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状况,其在不同社会认知、文化传统中取得平衡与互补后的话语表达,往往更易于为东西方所接受。因此,让全世界更加准确、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的讲述往往至关重要。

  期望海外华文媒体自觉维护“华人形象”。

  华人社会是华文媒体扎根成长的土壤,族裔文化成就了华文媒体的优势和特色。除了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沟通交流等媒体传统功能外,海外华文媒体还具有凝聚社区、组织协调、维护权益等社会功能,是海外华人社会的一面旗帜。

  我们常说,华文媒体是华侨华人的精神食粮,维系着华族之根。坚守华人立场、维护华人形象是华文媒体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华文媒体应该成为族裔发声的重要平台、权益维护的有效渠道、交流对话的双向桥梁,推动建设和谐侨社,使华裔成为受欢迎、受尊重、有尊严、有地位的族群。

  亲爱的朋友们,在著名侨乡福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血脉乡亲聚首,倍感亲切与欣喜。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令人景仰的侨界先贤,他们的精神之光永不泯灭。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继承侨界先辈的光荣传统,在媒体变革的大潮中搏浪前行,勇担重任。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新闻社一直与你们同在。我们努力建设“世界华文媒体资讯中心”,适应媒体的变革,服务海外华文媒体;我们做大做强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形成具有广泛共识、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的华文媒体联合体;我们参与主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搭建开放性的华文媒体高层交流平台,将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团结在了一起。

  亲爱的朋友们,“一带一路”建设为华文媒体的发展铺设了美好的未来,前行路上,请让我们携起手来!

  谢谢大家!

【编辑:杨彦宇】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