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熬排骨汤”的女传媒人
中新社福州9月11日电 题: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熬排骨汤”的女传媒人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闫旭
被西方人形容为“一点东西都没有”的排骨,在中国主妇巧手下,可以烹成美味浓汤。这是荷兰《华侨新天地》副总编卢雅娟对如何自“贫瘠人生”中产生获得感的一个妙喻。在过去7年中,她为上百位海外华人华侨发声,为黑工、被家暴者等弱势华人群体赢得帮助和体面。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11日在福州闭幕,来自全球60余国的女性传媒人济济一堂。她们为海外华人传媒带来充满细腻、包容和期待的“她视角”,带来温暖亮色的“她力量”。
卢雅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回顾她与中国的“这五年”。她曾探访为中国内地与“世界屋脊”西藏联通的青藏公路,很多中国人餐风卧雪,甚至献出生命,令她震撼。“社会真正进步,不是争论概念加大彼此的怨怼,而是‘融通’,用微小的自己去填俗世鸿沟”。
卢雅娟近年协助中国企业在欧洲落地。她提出,海外华人要发挥“变压器”的作用,使得中国企业适合当地模式的输出,但又不影响功能性。她亦因此成为中国政协史上“最年轻的海外女性代表”。
“在中国多元政治协商里,‘海外’‘女性’‘年轻’都成为一种选项。”卢雅娟说,“中国是民主和进步的。”
《新西兰信报》社长兼总编辑王浩曾在中国西藏担任记者十余年,在海外亦浸淫传媒近20年。她也同样认为,媒体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份需要“敬重感”的职业,尤其是海外华媒,“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非常重大和伟大”。
王浩说,百十来年前海外华媒仅服务于为华人移民提供信息,近二十年来中国开放,大批移民涌现,海外华文媒体自觉担当,传递祖国、祖籍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传递乡音,讲述移民故事。“女性擅讲情感深处的人性故事,女性传媒人在这方面无可替代。这令我们的工作、事业带上温暖、包容、理解的色彩”。
在匈牙利《联合报》总编辑季毓萍看来,“女性”视角在海外华媒讲述“中国故事”中,别有魅力。她正和一位来自香港的年轻女编辑尝试用微电影呈现中华文化符号。
在一集“茶文化”微电影中,她们试图用一片树叶和一招云手表达“由慢产生出来的能量”。“清晰而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人展示中华文化,是特别有文化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季毓萍说。
不少能歌善舞的女性传媒人有意无意地,本身就是具有中国美感的符号形象。“90后”美国易世界传媒集团总监张羽琪特地开辟国乐频道,为怀乡的移民“洗耳朵”,亦常登舞台演奏竹笛。
原籍广东汕头的《澳大利亚联合时报》副社长叶华亦组建艺术团,甚至吸引不少西方人加入。一些传统艺术门类的演出,也曾使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华裔观众掉眼泪。
“‘华人女性’本身就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意象’,国乐是美的象征,对中国整体形象海外输出很有帮助。”张羽琪说。
许多受访的女传媒人向记者表示,因为海外男女平等意识普及,除却“她”身份,她们的担当与“他”无异,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则是共同的底色。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长胡兰波告诉记者,其杂志社今年意图进军中国图书和双语图书的专业化出版,“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强盛之后,文化繁荣将接踵而至,期冀在困难中为迎接中国文化大发展找到一条出路。”
胡兰波坦言,几乎每个华媒人从入行起就没走过平坦的路,每个创刊者更有部心酸史。“正因为有这部分人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心,才有全世界几百个华文媒体的存在,才有中国在海外发声的喉舌”。(完)
专题: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