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称参与十九大报道很“振奋” 冀传递真实声音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马秀秀)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广大海外华文媒体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语言,为海外受众传递大会一手资讯。
“锐意进取毫不懈怠,这是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在26日国务院侨办举行的参与十九大采访报道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座谈会上,全美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陆昱表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印象深刻。
在他看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各方面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平台;以党的十九大为新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
本次座谈会共有来自21家海外华文媒体的26位代表出席。美国侨报执行总编辑刘晓东是第二次参与中共党代会报道,他认为十九大有四大突出特点。“第一,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从十九大报告、党代表通道、新闻发布会等,向外界传递了丰富的信息;第二,开放度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自信;第三,全面务实,大会不仅规划道路、理念等宏观层面,还聚焦民生、环保等实在内容,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第四,创新度高,这在许多细节都有体现。”
在谈及感受时,各华文媒体代表都提到两个字,那就是“振奋”,为祖籍国的发展变化而振奋,为能有机会近距离参与十九大的采访报道而振奋。
北欧华人报社社长宗金波坦言,在十九大召开的前半年,报社就开始筹备报道工作,当获知十九大于10月18日召开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记者采访了侨领。在他看来,振奋的不仅是海外华媒人,“十九大开幕时,北欧时间是深夜,好多华侨华人连夜收听了习近平三个多小时的报告。”
在长达一周的报道周期中,各海外华文媒体兢兢业业,为海外受众了解十九大、了解中国提供了及时的资讯和新鲜的视角。
美国中文网的记者田甜称,通过前后方的相互配合及全媒体平台辅助,共发布中英文报道50多条,包括精彩短视频、记者观察、现场报道、延伸性报道等。
截至10月26日,《欧洲时报》国别版共刊出版面126个,发表文章数百篇。“受众反馈良好,还连发三篇社论,播报重点内容。”说起报道成绩,欧洲时报的记者孔帆流露出自豪。
在海外华文媒体队伍里,不乏外国朋友。美国中文网的记者中,就有一位美国人。“这位记者对各种文件的理解力很强,所做高铁报道被多家媒体采用。”田甜对此表达了高度肯定。
迪拜中阿卫视驻华记者馨玥也出席了座谈会。馨玥是典型的埃及美女,却有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对中国真实客观的报道,也为其所在媒体赢得了关注。“除此之外,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报道被翻译成英文、阿文和中文,分别在不同平台推送。”迪拜中阿卫视台长刘海江介绍说。
座谈会上,关于海外华文媒体如何进一步发展,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美国中美邮报社社长屠新时称,在海外传播中,一定要对传播路径做深入研究。“海外华文媒体虽然力量有限,但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一带一路’中国品牌世界行,我们已经做了三年,既向民众推介了他们喜欢的产品,也传播了中国品牌。”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社社长吴敏分享了其媒体扩大影响力的经验。
俄罗斯龙报总编辑商永称,海外华文媒体做大做强,需要从内容、影响力等方面下功夫。智利南美新闻网执行总编王雪琰也指出,外国媒体接收到的中国信息往往有延迟甚至偏差,“对此,海外华媒可以通过与当地媒体多交流,建立互通渠道,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
澳大利亚大洋传媒总编辑禹志超表示,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海外华文媒体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在新媒体建设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关注,通过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优势,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