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学生为何海外频“失联”?中领馆析原因谈防范

2019年03月21日 10:2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中国侨网3月21日电 近期,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微信公众号刊登文章称,近期,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失踪的事件频发,总领馆在此把一些情况及思考与各位留学生及家长们共同分享。

  文章摘编如下:

  “我一个多月没联系上儿子了,同学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电话不通,微信也不回。这一个多月我天天没着没落,整晚没法入睡,请帮我找找孩子!”电话里那位母亲的声音焦急又嘶哑,我们不禁为彼时不知身在何处的留学生揪心,也理解远在千里之外父母的担忧。这样的寻亲电话或登门求助在总领馆领事保护工作中时有发生。

  总领馆与留学生家长的心愿是相通的:我们期盼海外学子平安顺利地完成学业,最不愿听到有同学发生意外。经我馆联系当地学联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上面所说的这名学生。简单地说,他是心情郁闷,只想一个人躲起来,谁都不理。当事人安全无事,我们悬着的一颗心暂时可以放下了。但他为什么心情低落到连最亲厚的家人都要躲开?我们能做些什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起案例具有一定典型性,我们愿意在此把一些情况及思考与各位留学生及家长们共同分享。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留学生“失联”情况发生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部分同学缺乏社会历练,身心尚不成熟。 近年来,赴德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显著。不少学生在国内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往往缺少独立生活的机会和经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只身来德后,从注册、选课、找房等开始,林林总总都需要亲力亲为,还要与学校、房东、当地移民局等方方面面联系或交涉,这些的确是不小的挑战。有些同学性格较为孤僻,不善于主动交流,有的则有些“粗线条”,无论是在忙于学业或是适应环境,都不太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舐犊情深,导致疏于联络。总的看来,心理准备不足、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弱的留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从客观上说,学业压力、环境差异等较易诱发心理问题。面对紧张的学业课程,留学生通常都是“来之即战”,没有充分时间进行过渡或磨合。但国外明显不同于国内的环境往往给他们造成各种问题和困扰。有的同学外语跟不上,听不懂课,完不成作业,不能正确对待“万事开头难”,进而对上课感到沮丧和畏惧;有的同学对国外生活感到新鲜刺激,沉迷于参加聚会和游山玩水,久而久之耽误了学业,造成严重心理负担。

  从亲子关系看,部分留学生与家长沟通存在“温差”。 我们了解到,不少留学生感到与家长在情感上存在隔膜。电话那头父母总是询问孩子的生活日常,较少探究孩子的心理动态。有的同学本身与家长就有些隔阂,出国后感觉终于逃脱了限制,再也不与家里有过多联系。作为两代人,留学生与家长在交流上存在“次元壁”其实不难理解,但长期缺乏深入思想交流而造成严重的情感隔膜,则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那么我们——总领馆、留学生及家长们能做些什么呢?

  先说说总领馆的工作。

  目前,在北威州求学的中国各类留学人员有1万多人,总领馆对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十分关心。总领馆认真倾听留学人员的心声,探寻留学生们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重点关注突出个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留学生们举办关于心理健康、平安留学、成功留学的讲座,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我们经常到高校走访,向同学们宣讲领事保护知识和留学安全常识,提高留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还鼓励、支持各地高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学联)开展迎新活动,为新入学的留学生们介绍当地情况和各种“攻略”,帮助留学生们尽快融入新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学联开展机场义务接机服务,给刚刚来到陌生国度的同学们带去温暖;鼓励学联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新春晚会、各种体育比赛等。

  我们还联系各高校的华人专家学者、留德华人专业学会、中国高校德国校友会等,为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将努力成为领区学子在海外求学道路上“为青春点赞、让梦想飞扬”的坚强后盾。总领馆的大门对学子们始终是敞开的,欢迎同学们利用各种渠道与我们保持联系。

  其次,有几句话要对同学们说。

  1 珍惜在外留学机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真正掌握干事创业、报效祖国的本领。

  2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外国人方面的内容,如延签、居留、出入境等,以及与自身学习、研究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等。同时多方面了解当地人的办事规则,尊重当地风土人情,注意入乡随俗。除专业学习外,要加强对德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学习。这一点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尤为必要。

  3 要对德国的教情有一定了解。如德国高校“宽进严出”较为普遍,部分专业的毕业率甚至低于50%,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自暴自弃。偶尔挂科,不必过于自责,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从实践经验看,许多德国企业在录用人员时十分看重毕业总成绩,有的公司甚至对总评成绩在2.5分以下的求职者不予考虑。

  4 有意识走出“熟人圈”,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学术和文体活动,培养开放、融合的心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遇急事、难事不要慌张,提醒自己不要长时间沉溺于负面情绪中,努力乐观、理性地解决问题。学会理解和包容,多与国内亲友沟通,多与身边师长、同学交流,懂得适时求助。

  5 在专注于个人事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大视野、大格局,思想开阔些,眼光长远些,主动培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6 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品质,锻炼和提升自身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努力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激情相拥、增进中德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多做贡献。

  小贴士

  同学们遇到困难或困惑时,不要忘记及时与以下方面的人或机构联系:

  父母亲友、可信赖的同学;

  各地中国学联组织;

  高校的ASTA组织;

  所在高校的华裔学者、教授;

  总领馆教育组老师。

  同时,有几句话愿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们往高处走,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另一方面,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长们时时刻刻牵挂飘在远方的游子。孩子们就像是放飞的风筝,握在家长手中的这根线就是连结着孩子们的亲情线。为了让孩子们飞得高又飞得稳,这根情感之线既不应收得太紧,也不宜放得太松。特别是对那些留学目标不很明确、心理较脆弱的孩子们来说,家长的陪伴十分重要,切莫松开牵着风筝的线。我们有几点建议,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一是建议坚持学习新知。 留学对孩子们是挑战,对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为了让交流更有质量,家长们也应尽量跟上时代脚步,理解年轻人的世界。建议多了解一些孩子所在国家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等基本情况,以便在关键时刻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引导作用。欢迎家长朋友们经常访问总领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二是建议更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在吃穿住行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的基础上,建议家长们更多关注孩子目前课业的进展是否顺利,人际关系上是否面临困扰,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等,及时纠正错误苗头,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三是建议保持平常心。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成长需要时间,也难免遇到挫折。留学生在外求学,压力不小,希望家长们能正确对待留学的得与失,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孩子顺利成长创造宽松有利的环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孟郊的《游子吟》与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时间上相距1200多年,但诗、歌表达的母子深情同样真挚感人。谨以这首诗与这支歌祝愿留德学子们平安留学,学有所成,感恩父母,报效祖国!

【编辑:何路曼】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