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巴黎8月11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1日发表题为“‘后奥运经济’ 中国理性作答”的评论文章认为,近一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从会不会出现“奥运低谷效应”到会不会陷入金融危机,再到能否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等等。面对这些争议,中国都始终客观理性地作答,这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现代奥运会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还有对举办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对“后奥运经济”的讨论堪称最热门话题;一年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斜刺里杀出”,“后奥运经济”的说法也逐渐淡出。
2008年的“北京盛宴”刚一结束,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奏就不期而至,中国“后奥运时代”的氛围也由此为经济所主导——当“后奥运时代”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再谈“后奥运经济”虽有以次要矛盾替代主要矛盾之嫌,但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一年来中国经济的复杂运行,有着全新的意义。
关于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外界一直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预计:一是中国会像很多奥运主办国一样出现“奥运低谷效应”,二是中国经济会借“奥运东风”创造又一个奇迹。
现在来看,这两种预计都过于极端:尽管遭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以7.1%的增长引领全球,这也意味着“奥运低谷效应”并没有像预言的那样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主流现象;人们期待的诸如“三星奇迹”那样的经济盛景并没有在中国出现,相反,一度被寄予厚望的联想先是退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后又落榜“财富500强”,令人感叹不已……
实际上,不需要等待一年,就可以判断上述预计存在缺陷。因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早已过了要依靠“一根稻草”做支撑的阶段,其运行自有特色,绝不会因为举办了一届奥运会就迅速膨胀,也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就急速下落;而以中国企业现在的实力,即使不遇上金融危机,想要创造“三星奇迹”,也还有相当距离。
近年来,诸如“奥运经济”这样的说法在中国层出不穷,“某某经济”不仅成为个体经济行销的手段,甚至在国家经济层面也时有倡导。而实际上,经济的运行追求一种平衡,过分夸大某种经济的力量,不仅不利于寻求平衡,也势必带来过于浮躁和功利的心理。
以“奥运经济”为例,将其夸大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必然导致人们期待经济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而大起,也担忧经济因奥运会的落幕而大落。而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奥运因素对北京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到0.8%,而北京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4%,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早在奥运开幕前对此做出警示。
中国经济的“后奥运时代”与全球金融危机在时间上的重合,给了那些曾经炒作“奥运经济”者很好的“台阶”,可以肯定,他们今后还会提及甚至夸大“某某经济”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概念,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它只能作为手段而不能视为根本。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尽管 “命悬一线”的时代早已过去,但任何“一根稻草”却都可能成为“那只轻轻扇动翅膀的蝴蝶”,如何对待这只“蝴蝶”,面对各种“建议”如何抉择,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一旦习惯于将“某某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极端化推导,势必带来更多的不利。
一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从会不会出现“奥运低谷效应”到会不会陷入金融危机,再到能否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欣慰的是,每一次中国都能理性作答,这无疑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