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运作松散经费不足 英国华文名校“断粮”陷困境

2011年01月22日 1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22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华人家庭重视子女的“留根”,周末中文学校多年来在英国华人儿童的母语和传统文化教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由家长和社区自发力量组织起来的周末学校在运作上不免松散,形势稍变就可能难以为继。

  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加上英国地方政府经费的削减,部分周末学校在资金上朝不保夕,有些则被迫关闭。加上英国主流学校相继开设了中文课程,多种形式的华文教育相继涌现,周末学校的生存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政府没钱 名校“断粮”

  2010年圣诞节前,伦敦格林威治中文学校校长陈雪女士收到一封地方政府委员会的来信。在往年,这封信一般是提醒她可以开始申请下一年的办学资助金,还附上申请表格。但是这一次信上写着:“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从2011年4月开始,我们不能保证给您的学校任何形式的资助。”

  其实格林威治区政府资助的裁减从2008年就开始了,而去年地方政府经费削减案出台后,境况更是“雪上加霜”。2008年格林威治区政府对该区36间少数族裔母语学校采取“一刀切”措施,停止对这批已经存在30多年的学校提供资助,校舍免租的优待也一去不复返。而此前,该区政府每年给包括格林威治中文学校在内的少数族裔母语学校提供16000英镑作为维持经费,校舍的租金(相当于15000英镑左右)也予以全免。

  “2008年之后我们每年还有大约7000镑的租金优惠,现在连这7000镑也没有了,”陈雪校长说。2011年,学校也不搞春节大会了,因为“要省钱交租”。这所开办30年,拥有两间分校,500多名学生,53名义务老师,在英国华文教育界颇有名气的中文学校,庞大的校舍租金开支成了陈雪校长的心病。陈雪校长透露,西伦敦一所办了36年的中文学校就是资金跟不上开支,在2009年被迫关闭了。“我找地方政府求情,说今年只要能给5000镑,或3000镑也好,但是他们摇摇头,说没办法保证。政府内部都大幅裁员,负责管理我们这些少数族裔学校的部门,原来有九个全职员工,现在裁到只剩一个,连这一个他都不知道未来几个月内保不保得住工作。”“但是他们帮了我们二十多年,我也知足了。”

  示范校“不扩招”

  依赖政府资助的学校,扛不住“政策变动”的风险,而办出口碑的好学校,在进一步发展上也遭遇人力物力有限的掣肘。

  位于北伦敦的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于1997创办,是伦敦唯一一所只教授普通话简体字的周末中文学校。这些年招生,副校长兼教学主任廖秀琴女士笑着说:“不怕没人来,怕的是来的人太多。”因为办学办出了口碑,很多家庭都想送孩子到这所学校学中文,许多人只能排在候补名单上。廖女士说:“校管会曾今讨论过扩校的问题,但是扩校我们要租更大的场地,还要多聘请老师。我们目前使用的教室是Hackney社区学院便宜租给我们的,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办学,但是要扩大怕是其他场地没有这样的租金优惠,另外也是担心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还是维持一个年级一个班。”

  与格林威治中文学校不同,该校的运作资金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校长朱小久女士表示目前没有资金紧张问题,但是钱怎么花还是要精打细算。

  学校也赶上了中国政府扶持海外华文教育的东风,在2009年成功入选首批“华文教育示范校”(注:英国共三所学校获得“示范校”称号,另外两所为伯明翰华联社中文学校和华夏中文学校)。但即便如此,经费问题也非“高枕无忧”。

  经费不足、运作松散——周末学校的发展软肋

  在英国华人社区,随着华人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地区周末中文学校的数量亦跟着上涨,但多数停留在松散的民间团体阶段,能够大规模发展,专业办学的学校几乎没有。

  这些周末华文学校多是非盈利性质,收入除学杂费之外,主要来源包括华人社区和团体的资助,英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的拨款以及个人或商铺的捐助。但是同时拥有以上三类资金的学校并不多见。单个的华人学校经费来源渠道窄,大多数华人学校依靠当地的社团(主要是粤港背景的侨社)的资助维持,而诸如格林威治中文学校,则属于长期依靠英国地方政府资助一类,因此一旦政策形势转变,或社团更换人马,学校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财政风险。

  另外,华社内部一些扶持中文教育社团资金的筹措也不稳定,多依赖协会主要负责人的人脉和“面子”,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的款项几乎没有。筹款总和再以奖学金等名目发给各中文学校,每个学校所得差不多也就几百英镑。

  对于学校拓宽资金来源,陈雪校长表示,她个人感觉从英国华社要钱“还是很难”:“有以各种理由推脱的,也有给一点钱要‘加倍出成果’的,经济不景气,哪里要钱都难。”

  她表示近期将前往美国、澳洲和加拿大找一些老朋友,“借款,当然他们能捐款最好,如果能筹到几万,只要保证我能交上两年租金。我想用这两年学习怎么从英国主流社会其他渠道申请资助,怎样都要把学校办下去。”

  其二,一些中文学校不收学费或只收极少学费的办法也是学校办校经费不足的原因。

  一名在英从事华文教育的人士在其博客中写道:“华校的福利性质对于华校的发展未必全是好事。不收学费或只收极少的学费的做法,弊端就在于会使华校无法进行经费的积累,因而只能实行低工资,无法吸引和稳定师资,华校历来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运营。”朱小久校长表示,解决中文学校经费其中的一个办法是提高中文学习的学费。“外国人愿意付每小时20镑学中文,一些华人家庭可以花几千镑上私立校,为什么上周末中文学校就不愿多交一点呢?我认为这是英国华人社区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周末学校的管理团队上来说,创办者多是热心教育人士或华人家长。老师基本上是义工性质。校务管理层也是“义务”性质,中文学校事务仅为“副业”,没有专门筹钱的团队。“主要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筹钱,”陈雪校长说。“比如一个慈善晚宴,在加上拍卖筹款,如果计划筹到10000英镑,一定要专人花时间策划,组织;那些办的起这样慈善活动的团体都有全职的工作人员专门筹款,组织成本可能就是数千镑,我们根本做不起。老师校长平时都有自己的主要工作,也只有周末抽出时间搞中文教育,都是出于热心,但要求更高的话的确很难做到。”

  周末学校路在何方?

  那么英国周末中文学校是否有可能突破经费瓶颈更好办学呢?

  曾任英国汉语教学会会长的宋连谊先生表示,华人或应更多吸收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中文学校不要等到有财政危机的时候突然要求家长多交学费,这样容易引起反弹。可以在经济好的时候,逐年,比如两年微幅上调,这样家长能够接受,学校方面也有盈余。”

  周末中文学校作为社区的民间团体,在校务上要更上一层楼,宋先生认为目前需要校方与家长有更多的互动,让家长代表多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讨论。

  朱小久校长认为中文学校要办好,离不开好的教学和管理班子。她表示普通话简体字学校曾就部分贫困生的学费减免办法召集校管会讨论,“讨论了一年,免学费提议才通过。一个人做决定容易出错,但一班人做决定,虽然慢,但是可以减少失误。”

  宋先生认为,英国华文学校在未来或有出现品牌学校的趋势。“有大的财团支持,学校更专业地设置课程,盈利结合公益,这样可以减少现在中文学校孤军奋战的财政风险。”

  另外,近年来,随着中英交往的日渐频繁,英国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设了中文课程,这也为周末学校的发展带来另一变数。一些周末中文学校反映“生源减少”,一些对子女中文教育要求不高的家庭,尤其是父母一方不是华人的家庭,多数不再选择周末中文学校作为子女华文教育的途径。这是否会为“脆弱”的周末中文学校带来新的冲击呢?

  两位中文学校的校长一致认为,中文学校的作用和地位还是“难以撼动”。“主流学校中文学习轻松,但是考虑要照顾英国孩子的水平,程度非常浅。周末学校的母语学习更严格,程度要高很多,传统的华人家庭还是会送孩子到周末中文学校。”陈雪校长说。

  朱小久校长补充说:“周末中文学校不但教中文,还教学生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地理和当地的社区也有很多互动,比如春节联欢、义卖、艺术交流等,这些学校可以说是英国地方社区传播中国文化很好的平台。”

  当然,英国的“汉语热”也为周末中文学校带来了新的学员。许多周末中文学校里,混血儿童、白人、黑人、印巴人的学生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一些周末中文学校已经不再单纯针对华人移民家庭的子女提供中文教学了,伦敦中文简体字学校就为18岁以上的本地英国学员专门开设了“成人班”。

  副校长兼教学主任廖秀琴说:“这些成人学生有的是喜欢中文,也有学中文是为了方便到中国旅游,还有需要用到中文的商务人士。”而这,或许将成为未来英国周末中文学校转型的契机。(潘张旸)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