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读报是实现母语“乐学善用”的有效途径,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因此鼓励各校在教学中好好利用《联合早报》旗下的三份学生报——《逗号》、《大拇指》和近日正式推出的《小拇指》。
黄永宏重申,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使用华文学生报这个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协助学生天天使用母语。
部长也点评了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小拇指》。他以华语说:“《小拇指》的绘图色彩缤纷、游戏好玩,新闻报道和故事也容易看得懂。这些能够有效地帮助老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推动华文教育并丰富学生课外阅读体验,《联合早报》从3月22日起出版适合小一小二学生阅读的儿童双周刊《小拇指》(Thumbs Up Junior)。《小拇指》结合新闻、小故事、文化传说、互动游戏、会话情景,不仅加强学生听读新闻的能力,也提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材料。
这份读物也获得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支持,每一期有两个单元是由中心的黄黛菁和周凤儿特级教师召集在任老师编写。
《小拇指》编辑也在场向小学生们介绍“小拇指”的“好朋友”,包括爱讲故事的“妞妞”、爱玩游戏的“小橙”、华文能力强的“钟华”等。这些可爱的人物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把他们逗得不亦乐乎。立伟小学一年级生周劭桓(7岁)第一次阅读《小拇指》,他说:“这份报纸很多图片,很容易看。我最喜欢‘小橙’,因为他和我一样,喜欢玩游戏。”
《小拇指》不仅博得小学生的欢心,老师们也赞赏有加。立伟小学母语部代主任刘丽珊说:“通过阅读报章,学生能拓展视野,知天下事。有了《小拇指》,学生可以从小培养读报的习惯,让他们受用终生。”她透露,学校准备为所有小二生订阅《小拇指》。
热心人订购《小拇指》送学生
配合《小拇指》出版,学生报推出“培育幼苗,传承文化”计划,鼓励关心母语学习的热心人士为学生赞助报纸。怡和轩俱乐部和罗敏娜基金执行主席卓顺发响应这个号召,各订购一万份《小拇指》分发给学校和民间组织。
林清如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我从小学开始,每天都阅读两份报纸。很多东西,我都是从报章上学来的。我希望小学生可以通过《小拇指》,以华语认识周围的事物,慢慢对这个语言产生情感,越来越喜欢它。”
卓顺发受访时表示,不只计划把订购的《小拇指》派到学校,也会分给居士林等团体。他说:“这份读物就像小杂志一样,很活泼生动。我希望能把它送给老人家,让他们带回给孙子们看。让《小拇指》成为祖孙沟通的桥梁。”
黄永宏:英语家庭应把孩子送去华语幼稚园
为孩子创造使用母语的环境,不仅是学校和社区的责任,家庭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教育部长黄永宏再次鼓励讲英语家长把孩子送到以华语为教学媒介的幼稚园,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华文华语。
为了说明创造母语环境的必要性,黄永宏在《小拇指》的推介仪式上致词后,向台下的立伟小学小一和小二生发出了一道问题。他问道,大家平日在家中是否较常使用英语沟通,大多数学生马上举起手来。
黄永宏因此对在场出席仪式的嘉宾说:“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所以我们要鼓励父母,如果有能力,两人当中至少一人应该在家中和孩子讲英语。如果两人都讲英语,那应该把孩子送到完全以华语教课的幼稚园。我相当肯定,即便是这样,孩子进入小一也不会吃亏。他们会和其他同学一样,也学好英语。”
他过后解释,他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拜访北京语言大学时,那里的教授告诉他,只要从小为孩子打下学习语言的良好基础,他们就会培养双语思维,而这样的能力不易失去。
这是黄永宏第3次在公开场合呼吁讲英语的家长考虑把孩子送到以华语为教学媒介的幼稚园。今年1月,他在母语检讨委员会分享建议内容的记者会上提出这个想法。1月下旬,他再次于一场社区对话会上指出,孩子如果在家里多讲英语,他在幼稚园应该有70%的时间是使用华语沟通。(陈能端、蔡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