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志愿者在印尼:我看到了华文教育的希望
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西加省)首府坤甸位于赤道线上,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城市,但一批批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却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汉语在这里生根发芽。现在,还有6位中国女青年驻守在这里。
从2009年起,迟艳鹤已经连续在这里教书两年多,成为这里“资深”的教师志愿者,在学生们中颇具威望。在西加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的教室里,她一边让学生领读词语,一边纠正他们的发音。面对不爱提问的学生,她则用问题去打开他们的嘴巴,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由于中文课程安排在上午和晚上,老师们要用午饭后仅有的空闲备课,而且每个人都教初中高不同水平的班级,想方设法调节课堂气氛成为她们每天思索的问题。当被问到这几个年轻女教师的业余活动时,回答是:“上课和备课基本把时间都占满了,没有什么闲暇,但是周末会和学生一起游泳、唱歌。”
同学们的热情也让老师们深深感动。2011年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的黄聪说:“碰上老师过生日,经常是一整周的庆祝,每天都有不同的惊喜。”在另一位老师的宿舍里,记者看到除了床和书桌,最醒目的就是学生们圣诞节时送给她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
黄聪说自己选择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完全是“凭着一股激情,”然而往往在教师们1至3年任期还没满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关心地问她们是否会继续留下来。这样的挽留已经让迟艳鹤决定继续延期教第四个年头。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领略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老师们开办了包括国画、武术、书法、中文歌曲等各种兴趣班。说起跟随自己学习少林连环拳的学生们,迟艳鹤很是感动。酷热的天气,下午4点多太阳还火辣辣的,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但是学生们仍然认真练习压腿、马步、弓步、正踢腿等基本功,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看到他们,我由衷的开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学会了武术,而是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西加省华文教育的希望。他们是未来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有耐心、不怕苦、求学上进、荣誉感强等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据了解,现在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每天开课13个班,共有204位学生,约十分之一的人能从高级班结业,相当于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级。高级班结业的学生大多是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中级班最近毕业的两个学生到雅加达做了翻译,还有不少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深造。在华文协调机构培养的本土教师中,有3人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教书育人,老师们在异国他乡还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当天没课的郑晓娜在厨房里忙活。
中午12点,老师们该吃饭了。结束采访的时候,黄聪拉住记者说:“我还要说一句,看到现在的孩子们从小都会讲汉语了,华文教育真的有希望了。”那一刻,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欣慰和自豪。(记者 王慧慧 姜帆 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