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育应因材施教因地施教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10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汉语热”催生了海外华文教育和中文语言学校的发展。但是多年来,由于海外华文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过于简陋,教学课本五花八门等等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评论摘编如下:
欧洲华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欧洲华文学校有来自中国大陆移民创办的学校,有来自台湾移民创办的学校。大陆移民中文学校多采用国侨办编印的统一教材,台湾移民的中文学校仍在沿用中国台湾的本土教材。
台湾移民中文学校的一位负责人曾这样说,在世界范围正在全面使用简化汉字的同时,生活在海外的台湾青少年还在学习繁体字,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我们渴望中国有关部门也能够给予海外台湾侨胞在教学和教材方面的支持。
几天前,国侨办外派、来自温州市实验中学和温州市第四幼儿园的陈丽伟和刘绮雯老师正式赴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任教。按照国侨办对外派教师的有关要求,陈丽伟和刘绮雯两位外派教师任教期间,要承担示范教学、培训当地师资、协助教学管理等工作。她们在担任华文教学任务期间,还要克服语言、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成施教工作。
11日晚,为了欢迎国侨办外派教师前来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任教,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专门举行欢迎宴会,请国侨办外派教师与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和当地华社进行交流活动。从欢迎场面上,我们看到了中意两国政府对华文教育事业的支持,也看到了海外侨胞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和厚望。
欧洲受教于华文的主要群体,有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同胞和一些爱好中文的西方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同胞子弟学习汉语,其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观的传承。而外国人则不同,外国人热衷于学习汉语,更多是出于利益的驱动。学习目的不同,施教方法亦应有所不同。因此,海外华文教育应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在传授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尊重当地民风和民俗。(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