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小生马来文不过关 课程编排等因素成主因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大马校长职工会总秘书王仕发日前表示,现有华小马来文课程的编排,还有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造成华小生马来文不过关的关键。
他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学生已在学校加强马来文补习。回家后,父母又让孩子补习,学生已在马来文科花了很多时间,为什么马来文还是不过关?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他说,这意味着华小用6年学习的马来文课程技能,相等于国小学习5年的马来文课程技能而已;在字汇的差别,华小少学了大约两三千个字汇。他说,由于教育部在去年才开始推行小学新课程标准(KSSR),所以校长职工会是以小学综合课程网要(KBSR)制度下的国小和华小马来文课程做出比较。他说,若以此作为比较,国小和华小的马来文课程的落差是相差一大截的。
乡区马来文及格率偏低
据王仕发了解,华小最高的马来文及格率可以达到85%,不过,一些乡区学校的马来文及格仍偏低。
他说,根据考试局的统计,2010年国小的马来文理解及格率是93%,国民型学校(华小和淡小)的及格率是69.7%;在马来文作文方面,国小的及格率是94.1%,国民型学校则是71.7%。
“在2011年,国小的马来文理解和作文的及格率下降,分别是84%和86.9%;国民型学校的成绩则相差不远,即分别是70.9%和70.9%。”
学习语文须循序进
王仕发认为,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是要有连贯性的,只要基础打得好,华小生在中学的马来文表现也会很杰出的。
他说,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有很多华裔考生拿到全科A等成绩,这证明华小生在中学数年的努力,其马来文程度依然追赶得上国小学生。
在未当校长前,王仕发是一名马来文教师,其中一段时期被校长安排他专教两班优秀班,以让学生准备报考国小马来文。
他说,除了教华小马来文课程,也要穿插教国小课程,工作是非常繁重的,而且学生也非常辛苦;不过,由于这些学生是经过挑选的,所以都可以应付。
“平心而论,大约有20%华小生可以应付国小课程,难道就只为了这20%的学生,而牺牲其他80%学生吗?”
他说,当教育部放宽直升中一的条件后,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太辛苦,很多学生已不再报考国小马来文。
双语教师加强学生掌握力
针对有些中学校长质疑为何华小生在小学学了6年的马来文,还是无法打下基础,王仕发说,据他了解,即使是不及格的学生也会一些基本的马来文。
他坦言,会有一两人完全无法掌握马来文,这些学生主要是智商问题,或是面对学习障碍,需要特殊教育。
他说,教育部这3年来推行的识字与精算计划(LINUS),其实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马来文与计算能力,因为有关测试都是由教师引导。
他认同教育部推行的辅导班,不过,教育部派给华小的课业辅导教师必须要懂得双语,才可以达到加强学生马来文掌握能力的效果。
“课业辅导班大约有20多名学生,教师一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呈交报告,从学校辅导班看来,确实可以帮助到一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