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最后的玻璃画艺人已放下手中画笔

2011年12月27日 11:26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通讯员 袁伟鑫 夏梦

  家住奉化市莼湖镇塘头村的袁再良今年65岁,原是奉化工艺美术厂的一位画师,入厂工作后一直从事玻璃画的制作,直到前两年,都还在制作玻璃画。然而不久前的一场病,让这位奉化最后的玻璃画艺人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画笔。

  在袁再良家,笔者看到墙上挂着几幅袁再良20多年前画的玻璃画,尽管历经岁月侵蚀,画中的色彩却依然鲜亮,如同刚制成一般。袁再良的工作室中存放着更多的玻璃画,其中还有一些用玻璃画装饰的首饰盒。

  袁再良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喜欢画画,30岁时被选中参加奉化市文化部门举办的美术创作学习班学习,随后调入奉化工艺美术厂,开始接触玻璃画。

  “工艺美术厂的师傅丁传伯在上世纪60年代便创作了奉化第一幅玻璃画,不过到了1976年,厂里才接到上海外贸公司的订单,开始规模化生产玻璃画。”袁再良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奉化工艺美术厂将制作的玻璃画送到了广交会,客户订单蜂拥而至,玻璃画制作成了工艺美术厂的支柱产业。1988年,该厂年出口额达到了286万元,制作玻璃画的画师最多达82人。

  “当时主要画宫廷仕女画,奉化工艺美术厂制作的仕女画和浦江的山水画成了国内玻璃画的代表。一张五六十平方厘米大小的玻璃画至少两天才能完成。”袁再良说,和传统绘画不同,玻璃画着色是在玻璃的背面,所绘的人物是反的,每画一会就得翻过来看看,有时候一不小心就磕破了玻璃。

  “后来宁海也办了一个玻璃画工厂,我便到了那个工厂工作。此时玻璃画逐渐走向衰落。”1993年左右,袁再良回家自己创办制作玻璃画的作坊,并把手艺传给了大儿子、大儿媳,一年制作上万只首饰盒,主要销往东南亚。然而没过几年,玻璃画的生意急转直下,作坊无奈停止了生产。

  前些年闲暇时,袁再良还会拿起画笔,制作玻璃画。“现在这东西没什么价值了,学会这门手艺得花很长时间,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袁再良惋惜地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这两年还在画玻璃画的就他一个人了。今年上半年,袁再良突发中风,再也拿不起画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