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60%地方政府不配合征兵?安倍修宪梦受挫

2019年02月14日 17:38 来源:海外网 参与互动 

  日本60%地方政府不配合征兵?安倍修宪梦受挫

  连日来,征兵问题成为日本政坛和舆论热议的话题。为新一轮征兵,日本防务省要求各地方政府提交18—22岁日本青年的姓名、性别、住址等个人信息,但这项工作开展得让安倍很不满意。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月10日,在日本自民党第86届大会上,安倍大打一番“悲情牌”。安倍表示,“非常遗憾,对新招募自卫队员事宜,全国60%以上都道府县都出现了拒绝配合的可悲现实。然而,每当灾害发生时,面对各地方政府的请求,自卫队员们总是不顾个人安危立刻奔赴现场。”在2月13日的众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安倍再度批评地方政府没有依法向防卫大臣提交征兵相关资料,称这种消极态度“不得不说非常遗憾”。

  安倍之所以就征兵问题密集表态,打的算盘就是修宪。安倍的逻辑是,征兵遇阻是因为对于自卫队是否违宪存在争议,那么只要修改宪法第九条,明文确定自卫队地位,征兵自然会“名正言顺”。

  安倍此番言论一出,立刻遭到在野党和舆论的强烈反弹。有在野党揭“六成地方政府拒绝配合”是安倍为修宪而刻意歪曲事实,还有媒体称“按照法律防卫省虽然可以要求各地方政府进行配合,但并未规定配合是地方政府的义务”。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朝日新闻》2月14日发表社论抨击安倍以征兵为由修宪根本站不住脚。

  无论安倍所说“六成地方政府拒绝配合”是否属实,这番波折都表明,安倍的强军梦、修宪梦看起来野心勃勃,但现实可能会泼上一盆让他清醒的冷水。

  在日本,征兵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尽管日本政府出台了延迟退休年龄、提高招收年龄上限、放宽性别限制等种种措施,依然无法降低日本自卫队的缺员率。2014年至2017年,自卫官应征人数已连续4年未达到计划招录人数。2017年日本自卫队中“士”级满员率只有69.5%。征兵难问题真的会因为修宪而改变吗?恐怕未必。

  征兵难的首要原因是日本严重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这是人口结构问题。根据日本总务省数据,2017年,日本20岁新成人连续8年在日本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不到1%。到2035年, 过半数女性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育龄女性人数将大幅减少。人口数量的减少加剧了“抢人大战”,民营企业不断增加雇员,提高员工待遇。年轻人已成为各公司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自卫队难以招到人也很正常。

  当然,日本社会传统也影响年轻人的选择,日本人更倾向于终身聘用制。日本职场讲究论资排辈,先来后到。如果毕业生选择进入自卫队,其退役后进入公司只能做同龄人的后辈,一直到退休,都可能被同龄人压一头。因此,在日本年轻人看来,服役意味着打断人生进程。对此,日本自卫队想出鼓励年轻人成为士官,这样可以一路当到退休,但也因此造成自卫队高龄化的问题。此外,对日本年轻人而言,获得编制极具诱惑力,但他们可以选择公务员,以及调动较少的消防和警察部门,而不是需要在全国甚至世界奔波的自卫队成员。长期漂泊海外让日本年轻人对海上自卫队“敬而远之”。

  更深层的问题是安倍的“政治理想”本身存在着矛盾。日本修宪、解除集体自卫权是以出现“存立危机事态”为依据的。为了推进修宪,安倍政府渲染难以成立的“威胁论”。而事实是,日本战后70年的发展是以和平为依托的,民众不喜欢战争,也相信不需要进行军事扩张也同样有发展出路。此外,一旦修宪成功,日本面临卷入战争的风险加剧。不少年轻人担心参加自卫队会被送上战场,因此报名参加自卫队的人数也随之减少。靠征兵当修宪的借口,人们根本不买账。

  根据《朝日新闻》的调查显示,支持修改宪法第9条的仅占30%。在抗议日本修宪的示威游行中,一位示威者表示,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到战场上杀人或因战争而死。正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所言:“作为日本的政府首脑,对安倍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国民的意愿,并认真思考如何满足国民的期待。”(人民日报海外网 戴尚昀)

【编辑:卞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