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朝鲜官民称为“大国人” 来自中国的“韩华”是些什么人
10月9日,韩国《朝鲜日报》中文网刊登了韩国老华侨孙承通先生致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一封信。孙承通在信中说,希望韩国政府给予老华侨双重国籍身份,以维护这些老华侨的平等权利。此信引起众多韩国老华侨的共鸣。要了解韩国老华侨的辛酸史,还得从“韩华”这个名称说起。
日据时期不断排华
那些在晚清、民国时期移居韩国的中国人自称“韩华”。孙承通先生,就是一名“韩华”。
1882年,清朝的“藩属”朝鲜发生了“壬午政变”,清政府派吴长庆率部前往平叛。当时,随清军到韩国的华商40余人,被认为是(有记载的)近代史上第一批进入韩国的华人。同年,中国与朝鲜签订《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为华侨在朝鲜经商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朝鲜官民也给予华侨很高的礼遇,称他们为“大国人”或“清商”。此后,越来越多的华商到朝鲜创业,“韩华”们几乎垄断了朝鲜的商权。当时,朝鲜全国的纳税大户全是华商。到20世纪20年代,在朝鲜活动的华人增至20万人,长期在朝生活居住的也有2.4万余人。
日本1910年吞并朝鲜后,朝鲜不断发生排华惨案,华商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日本总督府以保护华商为名,大肆驱逐“韩华”。到抗战时期,“韩华”锐减到一万人左右。
韩国光复后,物资匮乏,“韩华”利用与香港、澳门、上海、烟台、青岛、天津、大连等地原有的商业关系,开展贸易。据统计,1946年,韩国进口商品的82%来自中国,当时华商开办的13家大型贸易商社占韩国进口总额的21%,出口总额的16%。此后,中国内战爆发,山东省及东北地区赴韩谋生者增加,出现第二轮华侨移民潮。1948年,韩国华侨人数达到8万多。
很多职业“韩华”不能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少华侨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家业毁于战火,很多人移民到台湾、香港等地。1954年,“韩华”人数降至2.2万。朝鲜战争后,韩国历届政府实行排斥外侨的政策。
首先,“韩华”难以加入韩国国籍。韩国严格实行父系血统主义国籍法。韩国男性与华侨女性结婚,所生子女可获得韩国国籍;反之,华侨男性与韩国女性结婚,所生子女为“中国国籍”。韩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入籍必须要有相当财产或高等学历,还得有政府高官推荐,这对一般华侨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没有韩国国籍,“韩华”不能从事很多职业。
其次,华侨难以得到永久居留权。韩国政府很少给外国人永久居留权,“韩华”只能持“居留签证”,到期必须申请延长3年,但不是每次都能获准延期。
再次,韩国法律限制华侨购房置业。
最后,华侨与韩国人同工不同酬。同等的工作,华侨要比韩国人的薪水少1/3。
面对种种不公正待遇,无奈的“韩华”开始移居海外。据统计,1970年至1992年,共有近2万人离开韩国,其中80%去了美国,也有少数到了中国的台湾等地。这些人仍称自己为“韩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