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在日“假留学生”被开除 日本强化打工监督机制

2011年01月18日 16: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青森大学日前爆出中国“假留学生”事件。该校校长承认,为扩大招生,不慎招收了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假留学生”。迄今已有140名打着上学名义、实际却在日本打工的中国学生被学校开除。

  根本不上课 留学只为打工

  日本青森大学校长末永洋一14日举行记者会时宣布,从2008年以来,该校已连续开除140名中国留学生,原因是这些中国学生根本不来上课,而是专门打工。其中很多人甚至离开青森市,到东京去找工作。

  日本入国管理局调查结果显示,被开除学生中的90%在青森县外居住。

  入学文件常有造假

  末永洋一称,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中,有1/3被发现伪造收入证明,其中有人将无业的父亲写成“教师”等。还有的学生入学审查时递交了日语合格证书,但入学后却发现一句日语都不会说。

  这位校长承认,为增加招生人数,该校确实降低了日语考试的难度。他说:“我们的审查不够充分,因此未能识破作假。”

  青森大学约有250名留学生,其中八成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内与之合作的3所语言学校。青森大学方面认为中国校方可能协助舞弊,因此已解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生源不足 日本大学盯上留学生

  由于少子化导致学生人数减少,日本的许多大学不得不依赖招收留学生来扭转学校的经营困境。

  日本私立学校振兴互助机构有资料分析称,生源的减少是日本各个地方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少子化和人口流动导致生源向首都圈聚集是主要原因。

  “非常遗憾,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生源数的困扰。我们不得不从招收留学生上来寻找活路”,末永洋一校长道出了大学经营艰难的现状。青森大学10年前就开始跌破了招生人数定员。从2005年开始,该校强化了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政策。2009年时,该校留学生达到最高峰:354人。而2001年时该校只有6名留学生。

  青森市的明之星短期大学2001年就发生过10多名中国留学生失踪事件。据了解,其中一部分人是因为想在东京找工作。该校为防类似事件再发生,采取了与留学生家长直接面谈的形式,重点确认学生的留学目的。

  2002年,山形县酒田短期大学为扭转经营困境,盲目招收大量中国留学生,结果出现近200名中国留学生“逃”往东京等首都圈,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留学可以打工 但要合理合法

  “假留学生”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留日学生有何影响?有留学日本意向的人在申请出国留学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日本部负责人王娟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工有种种好处,而且往往是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出国前后都要保持正确的留学心态,合理安排好时间。

  王女士给出了赴日留学三点警示:

  警示一,选择学校很重要。与我国20%~25%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不同,日本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历年都保持在70%以上。换句话说,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大学院的容纳量已经大于实际报考人数。因此,为解决生源问题,很多规模小、生源明显不足的日本高校开始无条件、粗审查地接收外国的留学生。此举不仅是对留学生质量的不负责,也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

  警示二,规避小中介申请风险,选择正规中介公司。此次青森大学事件中,日本入国管理局因为查到大量的学生制作假材料而拒绝续签。

  因此,最初申请时递交的材料和学生条件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正规中介公司会帮助学生合理评估自身学习状况和经济条件,合理有效地设计留学方案。

  警示三,以打工为主要目的的学生出国留学要谨慎。日本允许留学生打工,而且留学费用较英、美等国相对低廉,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和国际认可度很高,因此受到许多家长、学生的青睐。有的人甚至抱着即使拿不到学历也能挣点钱回来的心理,要在赴日留学过程中淘到未来个人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这些学生到日本后出勤率低,甚至不去学校上课,以大部甚至全部精力去打工、挣钱。

  随着日本进一步完善对留学生的管理,一周28小时的打工监督机制在不断强化,对出勤率低于80%的学生的再次申请签证只发放半年,出勤率低于70%的学生会被学校开除学籍,并申告入国管理局取消签证。结果,被如此处理的学生,在日本的身份就会变为非法居住者,一旦被警察抓到,就会被遣送回国,甚至拘役。(张蕾)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