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从哥大毕业礼看中美教育差异

2011年05月05日 14:4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又到5月,遥想两年前,女儿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一幕幕还在眼前。

  早期,我们在美剧《成长的烦恼》里,看过西佛尔一家参加大儿子麦克的毕业典礼。尽管那是一个捣蛋的儿子,西佛尔夫妇还是欣喜地分享了他的毕业和成长。美国的教育和我们不同之处主要是宽松和民主,通常他们学校的开学典礼远不及毕业典礼来得隆重。而从女儿经历的数次升学和毕业历程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学校开学典礼远比毕业典礼规格高、受重视——当然,也是很严肃、乏味的。学校通常很热情地迎新生,而学生一旦毕业,似乎很迅速地“被出局”。校长抓入学、抓排名、争重点,似乎很不重视毕业典礼的形式和内容,这是因为情商不够、资金不够、抑或其他?

  毕业季路人都能感到欢愉

  记得两年前,女儿开心而慎重地发函,邀我和她爸前往纽约参加毕业典礼。我和她爸欣喜地准备各类签证材料,在毕业典礼前一周,我们搭上飞往纽约的航班。

  哥大每个学院都会先举行自己的毕业礼,然后学校再举行全校性毕业典礼。女儿就读的教育学院的典礼在学校边上的一座教堂内举行,时间是晚上。而在白天,穿着毕业袍的学生就三三两两地在校园周边拍照留念,这成了曼哈顿一年一度的一道风景。

  对于毕业典礼,校方筹措得相当认真,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看到祝贺的横幅、气球和彩旗。由于学校建筑错落于城市之中,连过往路人都能感受到毕业季的喜庆和欢愉。

  记得女儿穿着硕士袍在校门口拍照,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妇女就微笑地向女儿道贺:“Congratulations!(祝贺你)”女儿礼貌而开心地回应:“Thanks!”当我们在学院毕业典礼的教堂门口留影,一辆双层旅游巴士经过,导游一边介绍哥大,一边呼吁全车游客为小女毕业鼓掌,游客欢呼起来,我们一下子被热情的美国人感动,不停地挥舞鲜花向大家致谢。

  导师和院领导夹道欢迎毕业生

  教育学院的典礼,好多家庭是全家一起来。家长坐在教堂二楼,毕业生和导师的座位在大厅里,每个家长的座位上都备好了两套教育学院介绍和毕业生名册。当学生们在柔和美妙的音乐声中入场,两侧导师和学院领导起立夹道迎接,全场气氛庄严而肃穆,感动掺杂着喜悦。女儿的同学后来描述:“我们进场的感觉像结婚典礼似的,老灵的。”

  仪式很简洁:学院领导讲话、宣读毕业生名单,老美的家庭比亚裔家庭来得疯狂,在念到他们子女的名字时,得意忘形地大声起哄,完全不顾忌别人的眼光。难以想象中国校长发言,家长狂呼会有什么后果。

  此外,毕业典礼配备哑语手势翻译,学校考虑得很周全。由此也让我们更期待第二天的全校毕业典礼。

  校长提议毕业生向家长席鞠躬

  哥大的毕业典礼确实隆重——所有学院及学校的毕业典礼持续两三天,周边的主要马路就交通管制两、三天。地处曼哈顿要地,警察忠于职守地在那里堵截,只为让学生享受毕业的喜悦,社会各方的支持配合让人感动。

  哥大的毕业典礼在校园广场举行。毕业生坐在广场前半段,后半段是观礼的家属座位。整个典礼设置了好多台大屏幕,无论你坐在哪里,都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礼。

  通过大屏幕一眼望去,哥大真像联合国的缩影,学生肤色白的、黑的、黄的都有,数白种人最俏皮,镜头对着他们时,动作五彩缤纷:飞吻、扮怪相、推推嚷嚷、勾肩搭背,也有的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趿着拖鞋。成长的背景不同,美国的孩子们估计从来不懂拘束。

  各学院就坐后风景出现了:有一地块的学生们手举吹塑大牙刷,另一片学生举着吹塑榔头,醒目地提示大家,“我们是牙医专业和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所有道具都是给学生欢呼时抛掷的,既喜庆又不伤人。

  毕业典礼主持人由哥大校长等人担纲,他们穿着博士袍,个个气度轩昂,标准的美式英语,令在美留学两年的闺女也由衷赞叹。

  典礼伊始,艺术学院的一个女孩唱美国国歌,同时升美国国旗,这个过程全场肃静。接着,校长发言,他一通讲话后,提议全体毕业生起立,面向家长席鞠躬,对双亲和家人表示感恩,家长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回应孩子。这一刹那我被感动了,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应该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吧。

  按惯例,哥大每届毕业典礼都邀请成功的名人对学生作演讲的,例如比尔·盖茨等人,这年因为金融风暴吧,学校经费吃紧,免了这个议程。校长则对一些学校功成名就者实行颁奖表彰仪式、还给哥大的老校长授予荣誉称号。

  紧接着,各学院负责人发言,每个学院领导站到讲台上,学生们就欢呼雀跃,他们的发言往往生动简洁、恰到好处。教育学院的负责人Susan在学生的掌声和跺脚声中上场,她高兴地对着她的“孩子们”说:“谢谢你们发出那么大的响声来欢迎我。”在这种氛围里,典礼高潮迭起。

  最后,学校艺术学院的乐队和3名歌手演绎哥伦比亚大学校歌,那是非常正规的美声唱法,很有生命力的美丽旋律。

  整个毕业典礼不冗长,回味却是悠长美好的。(陈承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