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国界,尤其是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歌剧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它已成为汇聚多元文化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国内,如《白毛女》、《刘胡兰》等一系列优秀的歌剧,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完美体现。
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海归艺术家作用突出,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俞峰就是其中的一位。1994年,俞峰留学柏林音乐学院,取得最高指挥艺术家博士学位。
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
歌剧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舞台艺术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理想就是通过不断地创作,将中国歌剧进一步推向世界,将中央歌剧院打造成与综合国力相匹配、能与世界一流歌剧院争锋的艺术团队。”俞峰说。事实上,中央歌剧院也是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行。
现在,中央歌剧院经常走出国门,或是以中国元素演绎国外经典剧目,或是创作新品,借用歌剧传播中国文化。
歌剧《图兰朵》就是一个中西文化结合的证明。2010年5月,应叙利亚国家歌剧院的邀请,俞峰带领着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在阿萨德文化艺术宫唱响了歌剧《图兰朵》。
担负普及歌剧重任
“今年,我们剧院首度推出‘年度歌剧公益免费开放日’,1万多张门票两天内被抢空。可以看出,歌剧在国内是有观众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担起普及歌剧的责任,让更多的人走进剧院。”俞峰告诉笔者。
国内上演的大多数类似于《图兰朵》、《茶花女》的世界经典歌剧,都是中央歌剧院首演的,由此也推动了歌剧在中国的普及。
对于“不懂艺术的观众听不懂歌剧”这一说法,俞峰并不认同,“歌剧有动人心弦的故事,用音乐来述说故事,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又辅助于服装、舞台等因素。歌剧其实很好懂。”
据俞峰介绍,中央歌剧院采取了“三三制”,即1/3的歌剧保持原汁原味,1/3的歌剧本土化,最后1/3的歌剧是排演自己的剧目。其中将外国曲目本土化,主要就是为了让国人听得懂歌剧。
竭力推进剧院发展
在谈到中央歌剧院发展时,俞峰表示:“首先,在国际上,要让中央歌剧院产生广泛影响;其次,在国内,让更多的人喜欢歌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培养人才。”
“我们要继续发展剧院经济,以实现‘以文养文’,第一个‘文’是文化艺术产业,第二个‘文’是文人。我们要按艺术人才的价值使用人才,让艺术家有体面的收入,能够安心从事艺术创作。”俞峰告诉笔者。“但是发展经济,并不意味着迎合市场,真正好的市场是做出精品,让人们欣赏,艺术第一。一切发展都必须围绕艺术生产。”
俞峰建议海外学子回国,推动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近两年,中央歌剧院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海归人才,至今累计海归报名人数达50多人。同时,为了满足一系列的演出需求,剧院还招聘了50多名合唱演员和演奏员,组建成全国最大的百人合唱团和具有三管标准的90人大型乐团。(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