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留学美国注意心理健康

2012年03月05日 17:39  参与互动(0)

  心理健康

  1.特别提醒

  (1)多个朋友多条路

  中国留美学子在学校中人数还是偏少,所以容易导致孤单。加上留学生活相对单调,可能有同学不适应而郁郁寡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有几位知心朋友在身边,生活能够变得容易许多。因此留美学子应该一方面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等发展,一方面应该注意多交朋友。平时朋友往来丰富生活,有心事可以互相倾诉,有困难可以互帮互助。留学生活相对简单,彼此以诚相待,容易建立起长久的珍贵友谊。

  (2)勿因一念之差犯下大错

  近年来,留美学子当中发生过一些诸如掳人、勒索、凶杀等重大案件,当事人最终都难逃法律制裁。这些同学因为种种原因,禁不住诱惑或是价值观偏差,结果自毁前程。从中国到美国也许得付出多年辛苦,从校园到监狱仅需一念之差。所以留美学子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

  2.谨慎交友

  (1)放宽视野豁达心胸

  在海外留学,会遇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各类人等,即使同是中国留学生,也有来自不同地域的,因此文化差异不可避免。留美学子需要做到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往,无法进一步发展或增进友谊也属正常,需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跨文化交往。

  (2)莫因孤独而不当交友

  “朋友圈”是国际学生需面对的重要习题。由于留美学子独自来到异乡奋斗,缺少家庭支持,而更渴望得到“爱”,因此在交友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过于渴望友情或爱情可能会造成不当择友、不懂拒绝,甚至被有心人利用,犯下大错。留美学子们需要了解,真正的好朋友是不会利用友情的。

  (3)心存感激

  在美国校园中,留美学子还是少数群体,大家一般乐于互帮互助,特别是初来乍到的新人。切记同学之间都是义务帮忙,在寻求同学帮助的时候,应当心存感激,不能抱着理所当然的心理。自己也应当在身边同学有需要的时候,热心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互帮互助,使生活更融洽。

  3.正确面对挫折

  人生不如意,十常有八九,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蒙蔽了自己的眼睛。留美学子应该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种种艰苦努力来到大洋彼岸,也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天地。很多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无须一条路走到黑。

  (1)心态积极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环境适应问题,面对孤独感、失落感、语言障碍、学习压力,很多留美学子会有不同程度的挫败感。我们应该把挫折视为人生的一次考验,积极地面对它正视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从失败中站起来,没有从失败中成长。要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去战胜所有的不顺心,风雨过后定会有更加美丽的彩虹!

  (2)学会交流与分析

  遇到挫折困难,要多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探讨交流。学长学姐们都是“过来人”,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给初来乍到的同学们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让大家能够豁然开朗、少走弯路。同时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理智分析其中的原委,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尽快克服挫折,从失败中走出来。事后要总结反思,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争取下次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4.中美文化差异

  (1)思想观念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情味十足,比较重视他人感受,而在美国人的思维中,更多的是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他们崇尚独立,崇尚自由;中国传统思想相对稳重内敛,顾及他人及自己的面子,美国人则相对奔放外露,喜欢求新与冒险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对刚踏上美国国土的留美学子带来困扰。出国前更多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历史,在出国后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广交朋友,敢于尝试新事物。

  (2)生活交际上的文化差异

  对于留美学子来说,踏上美国的第一步是去面对生活交际上的跨文化差异。在交际习惯上,令中国学生感触很深的一点是,美国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崇尚开放交流和对独立人格及隐私的尊重。开放交流要求更直接,更坦诚地交往。中国的谦虚内敛在这里并不十分受欢迎。独立性在美国学生的思想里是个非常重要而广泛使用的词语,这个理念影响了他们一生。所以要想在异国得心应手的生活,必须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学会慢慢打开自己的交际圈,一旦遇到问题,主动找同学或亲友沟通。一个人的力量会显得微不足道,为了求学过程的顺利,就必须学会依靠周围环境和朋友,充分保障求学及生活安全。

  (3)道德上的文化差异

  美国人管理道德的工具,除了宗教之外,另外一个就是社会保障号系统。这是一个人在经济行为中信用记录的一个系统,它记录了每个人所有经济行为的诚信问题。在美国,信用比金钱更加重要,信用记录会涉及每个人的租房、买车等。如果没有了信用,你可能连房子都租不到。这一点,对于那些信奉“知错就改”的学生来说,比较难适应。很多时候,一些并非有意的涉及信用的错误会导致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从而影响以后在美国的求学之路。身在异国,我们要熟悉并遵守当地的法律规范等。

  (4)积极融入不强求

  留美学子,特别是想长期留在美国发展的同学,希望能够融入美国社会。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等种种原因,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各国留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多数更倾向于与本国同学交往,例如情绪低落时,能够倾诉的对象依然是本国留学生等等。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客观认识,积极融入美国社会,但是应该顺其自然,不宜强求。

  5.积极参加活动

  积极参加有益的交流活动,如体育运动、文化交流等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抑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更有助于同学们拓宽交友范围,培养交际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还能够帮助同学们融入美国社会。另一方面,美国大学甚至整个社会一向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大学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与教导谋生技能,还包括道德与美学的培养,体能的发展与人际关系的拓展。教育学家们指出:学生惟有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才能受到完整无缺的大学教育。

  (1)文化交流活动

  中西方文化差别无需多言,各种文化冲击都可能对刚踏上美国国土的留学生带来困扰。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学习美国文化及社会现状对于留美学子适应美国生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美国各高校的国际中心一般都会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座谈、野炊、登山等等,以帮助各国留学生熟悉融入美国文化。也有一些教授或职员会组织的每周一次的家庭聚会聊天活动(Family Talk),或者逢重要节日会在家里招待留学生(Open House),这些都是了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况,融入美国社会的好机会。

  (2)社团活动

  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合作精神,为留学生将来求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宽交友范围,培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美国大学里课外活动社团种类数目繁多,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许多美国的大学里,都是相当活跃的一个社团,应当积极参与。

  (3)体育运动

  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和力量、灵敏性练习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放松练习均可降低和控制压力较大的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并提高他们的自定效能。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使学生冲破隔阂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相互交流,互助互学,与他人容易形成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美国大学校园几乎包含了各种常见体育运动的俱乐部或者团体,而且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完善,多数可以免费使用。因此大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6.充分利用资源

  善用资源是一项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成功留学的必要条件。初来美国,同学们应该尽快加入各类社会保险,熟悉当地法律条例,并与系内辅导老师、学生组织、校国际学生中心等取得联系。许多高校还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排忧解难。美国社会资源丰富,许多网络留学论坛上留美人士的经验之谈亦值得借鉴,避免自己走弯路。

  (1)开拓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专业上的深造外,开拓视野也是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外国优秀学生开阔的知识面和活跃的思维常给中国留美学子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不同的教育体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社会风貌,正为同学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空间和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各大媒体网站充分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当前的国际趋势和重大事件,也可以尽情探索自己专业外的未知领域。此外,参与各种社交、义工活动,访问学校辅导中心也常能获取课本外的宝贵知识,将留学的价值最大化。

  (2)开诚布公

  美国人在保持礼节的前提下普遍能做到坦率直爽,不“忍辱负重”。在美国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应学会敞开心胸,及时交流。例如,你的建议、创意或意见都应及时表述;有困难需要帮助,应及时提出,不要自己受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应向亲友或专业人士倾诉,既解脱自我,也易得到帮助和理解。善于抒发内心压力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有些华人但凡遇到不公平对待,就归结为种族歧视,其实许多时候原因只是个性差异或缺乏沟通,如果及时公开表达出来,往往可以化解前嫌。(摘自:神州学人;文/陈雁云 弗尼吉亚理工大学)

【编辑:朱峰】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