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英国社区媒体
在英国发达的媒体中,除了一言九鼎的国家级媒体,还有成千上万的社区媒体(Community Media),为在英国生活的不同社区造福。
作为拥有多民族“老外”的国家,这里也有老外自己的社区媒体。华人社区电台——《伦敦华语》(www.londonhuayu.co.uk),就是一家在英国为数不多的华人普通话电台。然而,这家2005年成立,2006年注册为慈善机构的电台,其创始人并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一位泽西岛(Jersey Island)人——Peter Vautier(彼得*沃特)先生。Peter十八岁离开泽西岛,本科在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学习中文,之后到中国云南地区进行了两年扶贫工作。正是他对中国这份深厚感情,让他成为了华人电台的创始人和CEO。
第一次认识Peter,是在2006年三月份和他到一个社区电台做一期直播节目。Peter能说一口流利并且发音清楚的汉语,他看上去对人很真诚,脸上还时常会有孩子一样的笑容。
当时,我们的整个节目的准备并不充分,三四个人共同参与的直播节目,几乎是一边直播,一边进行准备的。我不禁在想,这可并不像一个正式的电台啊。后来才知道,所有参与直播的朋友们,大多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并且大家都是志愿者。而这个直播,靠的是租用社区电台的波段。然而,由于志愿者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收入,所以节目在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保证。为了能把电台办下去,作为总负责人的Peter必须要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其辛苦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后,Peter邀请我到《伦敦华语》开始一份兼职工作,主管市场营销。作为慈善机构,这个工作可以支付的薪水有限。但是,作为一项慈善工作,工作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工资。
在我9月份加入《伦敦华语》的时候,正是一个志愿者队伍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前的志愿者因为写论文或者回国而离开电台。而新的志愿者还没有正式加入这个队伍。由于此时志愿者缺乏,节目制作停滞,网站更没有更新,电台处于半休眠状态。在位于伦敦南部的一间电台办公室里,这时,只有我和Peter两个人。尽管他是“台长”,我是“市场营销”经理,但我们的工作无所不包,从网站设计和制作、招聘志愿者、筹备会议,到联系和会见客户、采编节目等等。除此以外,Peter还有很多行政工作,包括购买录音设备,布置办公室等等。
经过我们三个多星期的努力,近10名志愿者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大家根据不同的栏目进行分工,组成多个由两三人组成的节目制作小组,并在一个月后拿出题材各异的广播节目。
就这样,逐渐地,日常的节目制作成为规律,网站也可以进行经常性的更新,整个电台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大家的努力,《伦敦华语》的节目除了可以在网络上收听,还专门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Open Air电台进行现场直播。
尽管社区电台在英国,尤其是伦敦并非罕见,但创办这样一个电台的过程也着实艰辛。一本关于社区媒体的书中写到,“不要以为做一家社区电台多么令人兴奋,它可能让你半夜起来挠头,让你生活一团糟糕。”这句话其实毫不夸张,我们总是会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忽视和拒绝。同时,作为慈善机构的《伦敦华语》,它的全部收入都是来自其它慈善机构和政府的捐款。而资金的申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申请速度快的可以在4周之内有结果,而慢的要等上好几个月。如果掌握不好审核的程序和速度,社区媒体在资金上就会捉襟见肘。因此,以此作为全职的Peter,他的个人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Peter还在坚持他的《伦敦华语》的梦想。试想,一个外国人,为了在伦敦的一家中文电台,放弃其它工作机会,并日夜都想着要把电台做好、做大,他得跨越多少文化的差异、个人的物质需求?……这才是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和实干主义者啊!
除了华人电台,英国第一大外族社区,印度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电台之间的交流,我和Peter一起来到了西伦敦的Southall地区的Desi 电(www.desiradio.org.uk)——一家印度社区电台。从外观来看,这就是一座坐落在街道的把角处居民用的二层楼房。如果不知道是电台,一定会以为这只是一间普通民宅。其实,它是一家专门为在英国的印度旁遮普(Punjabis)人服务的社区媒体。
这里的工作人员大约都是五六十岁。除了三四个人是全职,大部分都是作为志愿者在这里工作。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正是印度居民集中的地方,这家社区电台把它的听众就定为当地居民,并且用印度语24小时广播,节目包括新闻,人物采访和各种娱乐节目。虽然是慈善机构,但它们长年累月制作出了高质量的节目,因此,不仅获得了慈善捐款,还获得了很多广告客户的支持,尤其是当地的印度商家。这栋二层楼里,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们不时进进出出,大家相互致意,气氛总是很热烈。参观这天,我们还有幸品尝了他们的工作餐——由志愿者员工在电台的厨房里,为所有同事制作的印度饭——印度烙饼、土豆茄子、微波炉烤出来的甜苹果。
无论是外国人的社区媒体,还是当地居民的社区媒体,它们往往都是各种媒体中资金投入最小的。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小投入”决定了“小产出”。从资金投入上就决定了很多社区电台无法做大的命运,它最终要靠志愿者对它的无偿贡献和其它机构的无偿支持来维持和经营,一个铜板要分成好几半花。同时,从盈利角度来看,由于社区媒体在资源、人才、品牌方面的局限性,这就最终无法让广告商相信,这是一个能够带来回报的媒体。
但是,社区媒体的价值,尤其是老外社区媒体的价值,不是用商业价值来衡量的,而是靠社会价值来评估的。一位印度社区电台的负责人对我说,“英国的国家级媒体只有那么几个,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去。社区电台除了服务社区,还能够让更多喜欢媒体的人从事这个行业。” 不仅如此,社区媒体是一个社区发展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在像伦敦这样的、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里。很多从地球上其他地方来到英国的外国社区,都已经在这里拥有了自己国家语言的报纸、电台、杂志和网站,这就是本国人在异国他乡,寻找根基、互通有无、相互扶持的舞台。
同样,随着当中国人和中国社区在英国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得到扩大,《伦敦华语》电台和其他华人社区媒体,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他们不仅是华人交流的阵地,也是华人发自内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