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西沙机场靠就地取材建成 有收集淡水功能

2012年06月04日 08:5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南沙赤瓜礁,左侧是由海军某工程设计局设计的我军第三代礁堡设施,右侧是第一代高脚屋。
南沙赤瓜礁,左侧是由海军某工程设计局设计的我军第三代礁堡设施,右侧是第一代高脚屋。

  这是一群海防工程建设的幕后英雄:他们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圆满完成5000多项海防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在我国辽阔的海岸线上矗立起一座座雄关如铁的海军战备工程。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科研劲旅:他们用艰辛和智慧,为海军第一个大型舰艇基地、全军最大的高桩码头、我国第一个岛礁机场描绘蓝图,创造出30多项全国第一、60多项全军之最。

  他们就是海军某工程设计局的科研人员,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工程师”。

  精益求精:“误差如超过2毫米,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人们都拿绣花比喻精细,可我们这个工程需要的精度比绣花还要细!”回忆起数年前那一幕,防护工程设计室主任王全胜异常激动。

  某军港战备工程,其关键环节安装精度要求控制在2毫米以内。

  当时,许多业内专家都投了“否决票”:加工制作、运输、焊接、季节温差等可能影响安装精度的因素太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细微差错,都将会前功尽弃!

  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出征大会上,大家众志成城:“这个‘山头’必须拿下,误差如超过2毫米,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炎炎夏日,南海之滨,项目组长李忠平带领大家俯身在密闭的集装箱里,布设密如蛛网的线路进行技术试验。整整两个月,他们的衣服每天都被汗水浸泡着。失败了,从头再来……他们先后推翻了30多种方案,终于测得了最精准的数据。

  紧接着,分段裁剪、拼接安装……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他们如期完成了这一任务。

  竣工这一天,李忠平体重减轻了10公斤,白发多了许多……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准,必须精益求精,不容任何瑕疵。”如今,该局科研人员不仅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还时刻落实在行动中,精心设计每一张图纸。

  那年,试验某防波堤工程。为使设计的工程经受住台风冲击,高工张华昌在试验大厅水池中进行波浪模拟测试。当时,试验水温只有4℃左右,冻得他浑身发抖,嘴唇发紫。张华昌丝毫没有因此放低标准,经过反复试验、分析对比,最终推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近10年来,我们发送工程施工图达50万张,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该局局长潘跃进告诉笔者,“不辱使命,这是我们向祖国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创新不止:两麻袋运算稿纸,为西沙机场奠基

  初夏,一架战鹰从海天之间呼啸而来,稳稳地降落在西沙机场。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镶嵌在南海碧波深处的西沙机场,居然靠就地取材修建而成。这件世界机场建设史上罕见杰作的创新设计,出自于该局高工姚世贵之手。

  那年,西沙机场建设项目启动。姚世贵领命前去。到了现场一看,他急得夜不能寐:西沙都是珊瑚岛,地表只有薄薄一层由鸟粪堆积而成的浮土,其他的除了海沙就是海沙,连最基本的施工建材都没有。

  他粗略测算:如果按常规土石方修建,包括填海在内共需填料100多万立方米。如果从大陆运输,几十艘船要不停地运一年!

  怎么办?看着满眼白花花的海沙,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闪过:“就地取材!”可是建成后能不能承受住飞机降落时的重压?这些在国内外文献上检索不到数据。

  “就用珊瑚沙做填料,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们也不行!”一连3个月,姚世贵和项目组的同事们在岛上一间如蒸笼般闷热的小屋里做了千百次的实验推算,光演算数据的草稿纸就装了两麻袋。

  成功了!就地取材不仅简化了施工工艺,而且缩短工期4个月,节省水泥1万多吨。姚世贵的研究填补了国际上对珊瑚工程性质研究的空白,一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初战告捷,姚世贵头脑中绷紧的弦并未放松。他注意到:西沙岛基本没有地下水可开采,淡水供应是个大难题。一次下大雨,他站在窗前看着地上越积越多的雨水,突发灵感:“能不能利用机场跑道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番计算,他将机场跑道的断面由“一”字形变成“V”字形,接着又设计了集水沟和蓄水池,建起岛上雨水收集系统,结束了岛上淡水基本靠运输保障的历史。

  姚世贵孜孜求索的脚步,也是该局科研人员为使命不懈攻关的生动写照。政委张洪禄介绍:组建至今,该局依靠自主创新攻克了一大批海防工程建设领域尖端难题,90多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

  大海作证:我们也图名,图的是功名碑立在祖国万里海疆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早上8时,刚刚退休的老高工葛福余,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办公楼。“葛老,您来单位有事?”秘书轻声地问道。葛老愣了愣神,缓缓说道:“习惯了,还有些事没做完……”

  作为全国电气专业知名专家,葛高工是6项国家军用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由于海防建设事业需要,他曾两次暂缓退休,一直奉献到古稀之年。

  打开他办公室的铁皮柜,里面工工整整地摆放着厚厚一摞《图纸审定记录》。笔者粗略地数了数,仅2009年一年他就审定了2000余张图纸。

  这一工作量,意味着他每天必须要挑灯夜战到深夜,意味着他周末也必须加班加点、马不停蹄……

  “徒弟”刘辉忘不了:患有高血压的葛老,不顾年迈和炎热天气,白天带着年轻人翻山越岭勘察供电外线,晚上和他们一起奋战,通宵达旦优化设计方案,为某重大工程节省工程经费近千万元。

  如今,他正着手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整理成册,发给局里电气专业的年轻一代科研人员。

  “弯腰为桥,挺立为梯。”对他来说,看到更多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海防工程设计事业后继有人,他才能放心地离开自己倾尽一生心血的事业舞台。

  前不久,在该局举行的“辉煌60年设计研究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葛老的发言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我们也图名,图的是功名碑立在祖国万里海疆;我们也求利,求的是未来战争的胜利!”

  品如红烛照后人。在海防工程建设征途上,留下了该局科研人员默默奉献的足迹——近5年来,他们进行地质钻探总深度近2万米,90%以上的同志没有休过完整的假期……

  高工周晓萍负责某重大工程设计攻坚。发现自己患有子宫肌瘤后,她拖着病躯日夜攻关,直到施工图全部完成才去医院医治;

  高工刘洋撇下怀孕6个月的妻子外出执行任务,等他回来时,孩子已经1周岁大了……

  丰碑无言,大海作证。在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一座座军港矗立海湾,一个个机场落户荒原,一栋栋营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礁堡悄然落成。(王一帆 唐泽民 金 野)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