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组织反导对抗:二炮弹道导弹轻松突防
初夏时节,高原戈壁,绿意初泛。
在寂静的群山之间,一声“点火”,大地震颤;神剑飞天,光耀群山!这是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成功发射的第114枚导弹。
组建19年来,他们驱车仗剑,裹电挟雷,用114次惊天巨响昭告世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剑随令发、迅即能战!
铸盾砺剑先锋旅,赫赫全军一面旗!长剑战车的每一次出征,都留下深深的探索痕迹;东风劲旅的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推动力!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这支新型导弹部队,领略他们追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坚定步伐,倾听他们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铿锵足音……
铸 剑
剑魂永驻。
1995年盛夏,6声巨响,震惊世界!这是我国第一次向某海域实施导弹发射训练。6发6中,国人振奋。
一剑连荣辱,发发定军威。一向神秘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引起国人的关注,也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完成特殊使命要靠特殊精神、特殊觉悟,是这个旅一直继承的优良传统。思想不迷向、导弹不偏航。“在思想政治上非常过硬,在军事技术上非常过硬,在遂行任务上非常过硬,在作风纪律上非常过硬”,是该旅党委始终遵循的原则。用官兵的话说,党委就像保证导弹不偏航的“陀螺仪”。
“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够打仗、随时能打胜仗”,一直是官兵的不懈追求,旅长谈卫红回忆起部队组建之初的情景,仍是激情满怀。正是凭着这种使命感责任感,他们创造了导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组建至今,该旅先后完成10多次全军重大战备训练任务,连续1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旅,9次被全军、第二炮兵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旅党委3次被表彰为全军先进党委,是全党全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典型,先后3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沙场秋点兵。2000年8月的一天,京郊某演兵场,朔风飞扬,尘沙漫卷,三军科技大练兵成果汇报演练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支新型导弹劲旅又被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成为第二炮兵唯一一支实弹发射的参演部队。
此刻,京畿一隅的观摩大厅里,军委领导通过远程信息系统,注视着千里之外导弹发射的壮观景象。
随着号手在操控盘上按下红色点火按钮,两枚乳白色的导弹相隔20秒,从层林尽染的山林中鹞然而起,一剑冲天,数分钟后,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军委领导带头起身,为这支导弹劲旅的精彩发射鼓掌叫好。
旅领导介绍说,这个旅经历了从没有装备到有装备,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号并存,从单一条件发射到复杂电磁条件发射,从应用有线电话单线指挥到有线、无线并用直至信息化指挥,靠的正是一届届党委班子接力创新。
如今,导弹装备集成化、操作系统简便化、指挥流程信息化, 人员减少了,战斗力却成几何级数增长……依靠不断创新,官兵手中“长剑”更快更准。
人乃战斗力之本,人才建设始终是“常规导弹第一旅”的基础工程。
长江之畔,军中学府,100多名将校军官正在聆听一场信息化讲座,执鞭授课的便是“常规导弹第一旅”参谋长张益朝。
这个旅,不仅领导走上学院讲台,不少官兵也能传道解惑,还有700多名骨干播撒三军,培养的导弹旅长擎旗仗剑,活跃在导弹部队的演兵场上。
他们建立科学的育才机制,把发射营长、发射架指挥长、关键岗位操作手作为导弹发射的中坚力量,实施“两长一手”分级考评、竞争上岗机制,使优者更优、庸者变优。该旅党委还把信息化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选好用好培养好。
依托军地优势“借船出海”, 他们先后与5所军地院校协作办学,开办“挎包学校”、周末育才班,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他们自办的育才中心,电子技术、数码制作等5个工作室,成了培养“小能人”的“大熔炉”。
翻开该旅官兵的履历表,近80%的青年军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导弹发射营长、连长已基本实现本科化,90%士官拥有各类各级专业技能证书,80%以上的士官受到2次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11名旅党委常委人人能当号手,个个参加过重大任务,能独立成立一套发射班子。95%士官达到规定教练员标准,95%以上的重要号手达到“一专多能”,31人获全军优秀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