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制武器不靠谱一年内收到外国861件索赔要求

2012年06月15日 09:4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导致俄罗斯军工企业集体没落的根源并不在外部,各方面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才是关键。AK-47步枪制造厂的破产,只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

  今年4月下旬,俄罗斯《报纸报》率先披露的一则消息,在全球军事爱好者中掀起了波澜——以生产AK-47突击步枪扬名的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宣布破产!近年来,在俄领导人向民众描绘重振军力的美好愿景的同时,有着辉煌过去的俄军工企业接二连三地垮台或遭兼并,其中不乏米格飞机公司这样的“老字号”。因此,伊热夫斯克厂的悲怆谢幕只能算是这一趋势的自然发展。尽管该厂总经理马克西姆·库久克等人一再宣称,缺少政府订单和仿冒品泛滥才是压垮公司的主要原因,俄《论据与事实》杂志却道出了残酷的真相:导致俄军工企业集体没落的根源并不在外部,从苏联时代延续至今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才是关键。

  军工产业成了喂不饱的“吞金怪兽”

  在“红色帝国”苏联最鼎盛的时候,其军工体系的各项指标几乎是天文数字。1988年,《真理报》曾载文指出:苏联国防工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每年生产的作战飞机相当于美国空军全部飞机总和,平均7小时造出1枚导弹,坦克年产量2000辆以上……这些恐怖数字的背后,是庞大的国防产业链条和占国民生产总值20~25%的军事开支(半数用于装备采购)。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军工厂分工非常细致,以T-72坦克为例,合作生产单位就有700多家。

  如此臃肿的体系,依靠持续的巨额投入才能维系。然而,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国防经费严重缩水,主战装备的采购量连续多年徘徊于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最惨的是1996年,只有5辆坦克入役。即便是如此可怜的产量,也需要成百上千家工厂同时开工。仅有的一点资金犹如撒胡椒面,根本不够确保生产线运转,而后者一旦关闭,重启的费用更加昂贵。2006年,俄打算向东亚某国出售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谈判基本结束后,惊觉多个生产工厂已经瘫痪,合同总价还不够恢复产能,这笔交易只能打了水漂。

  就这样,俄军工企业陷入了订单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又因为产能不足导致没有订单的死循环。军工产业成了喂不饱的“吞金怪兽”,先是拖垮了苏联,现在又将拖垮它自己。

  改革频频,越改越乱

  其实,克里姆林宫对军工产业转型之艰难并非毫无认知。早在1992年,俄政府就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国防工业军转民法》,试图让军工企业自己养活自己。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军转民”完全是一厢情愿。习惯了吃大锅饭的俄军工企业既不懂得市场经济,又没有生产民品的技术储备,更缺少实施转型的启动资金。

  没过两年,就有分析人士指出,80%的军工企业转产失败,它们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煤气炉工艺粗糙、外型笨拙,根本找不到销路,反倒丧失了最后的资金储备,落到连水电费都交不起的地步。

  眼见“军转民”不管用,俄政府又想到了私有化,希望让个人出资“堵窟窿”。1994年,时任总统叶利钦签发了《军工企业私有化实施方案》,将1400余家军工企业推向市场,只有负责航空航天以及核武器的战略性企业继续保持国有。

  遗憾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规范的情况下,疾风暴雨式的私有化,反倒将俄军工企业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企业领导人纷纷成立子公司,伙同投机商大举转移国有财产,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公司股份,某些原本不在私有化之列的企业也被违规转手;更有甚者,一些心术不正的企业管理层人士勾结军队内部的腐败分子玩起了“空手套白狼”,通过纸面交易诈取国防经费,事实上什么也没生产。据不完全统计,私有化实行不到10年,俄司法部就审理了5万多起涉及军工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1500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结果,大量国有资产落入个人腰包,不仅没能保持军工潜力,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让产业链进一步坏死。

  经过这样的大起大落,俄政府掌握的军工企业所剩无几。普京上台后,希望通过合并重组挽救俄国防工业仅存的精华。2001年颁布的《军工企业改革和发展专项计划》规定,俄军工企业总数将在5年内裁减2/3,剩下的1/3整合为多个科研-生产联合体。这又引爆了新问题——为争夺联合企业的领导权,各军工厂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2003年,金刚石-安泰防空联合企业刚成立不久便爆出丑闻,新任CEO热门人选克里莫夫在自家门前遭枪击身亡,案件至今未能查清。显然,这些被硬“捏”到一起的联合企业,内部矛盾重重而难有作为,被俄军寄予厚望的S-500防空系统,历经10年研发,至今难见踪影就是很好的例子。

  武器出口后继乏力

  虽然国内订单寥寥,拜苏联时期的积累所赐,廉价、实用的俄制武器仍在国际市场风光了一段时间。长期关注军控问题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曾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01~2005年,俄军火出口额一度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由于管理混乱、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下降,俄制军品的质量并不十分靠谱,以苏联时期的“压仓货”冒充新品的事情也时有耳闻。仅2003年,外国客户就向俄军火商提起861起索赔,同样世界第一。另外,受官僚作风影响,俄军工企业向来不把售后服务当回事,经常拖欠国外客户的零备件供应和售后保养服务,可谓“只管卖,不管修”。

  公开报道显示,墨西哥和马来西亚购买的俄制直升机因缺少备件屡屡停飞,印度空军已有数百架“米格”战机失事,糟糕的质量和更糟糕的售后保障吓跑了潜在用户,很多国家陆续转向了西方产品。于是,从2006年起,俄罗斯在国际军火市场所占份额持续回落,加之新产品研发缓慢,后继乏力实属情理之中。这必然导致资金回笼的难度水涨船高。

  人才“断档”最致命

  俄罗斯军事工业的持续萎缩,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影响,体现在相关科研人员的物质待遇方面。按照俄罗斯科学院的统计,俄每名军事科研人员得到的经费平均只有日本的1/35,美国的1/50,很多人只能靠当保安、开出租车等“第二职业”养家糊口。与此同时,欧美却不肯放过“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以各种优惠条件招揽俄军事科研人才。仅在苏联解体的头3年,俄军工部门就流失了60%的科研人员,70%的熟练技术工人。

  20年下来,人才的“断档”导致俄军事科研创新能力几乎归零,被广泛宣传的T-90坦克、“白杨”战略导弹、苏-35战机,其实都是苏联时期就存在的项目,俄罗斯只不过完成了收尾工程,并且十分吃力。就连号称“完全俄罗斯研发”的T-50战机,也残留着上一代战机的影子,实力备受怀疑。有分析称,苏联解体时正值年富力强的科研人才现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年轻一代却很少有人愿意踏入早已失去往日光辉的军工领域;问题已经不是“青黄不接”那么简单,再过10年,俄军事工业可能彻底丧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在多方面合力作用下,今天的俄罗斯军事工业已然千疮百孔,关键技术工艺普遍落后西方10~20年。难怪《报纸报》如此评论道: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的破产,只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如果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尽快设法自救,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彻底崩盘,或将为期不远。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