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预想2034年中国打造核动力千米深海空间站
香港《南华早报》7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想要一个水下版轨道太空实验室, 副题:海底载人设备计划面临重大技术瓶颈及真实动机质疑
想象一下,2034年中国刚宣布对西太平洋深海一处大规模铜矿的拥有权。尽管该矿是由其他国家先发现的,但中国是首个派载人船只深入该处的国家。在深约1000米的一艘核动力深海空间站中生活、工作了两个月后,33名中国“潜航员”在这座重要矿床上方建起复杂的开采设施。触碰开关,海底岩石被打碎,含铜的部分被抽上一座小城市规模的平台,旁边等待的是飘着中国国旗的空货船船队……
今天看来,这或许只是科幻小说。然而,这都是中国建设精致的海底设施最新蓝图的一部分,也与其雄心勃勃的深海勘探计划相一致。
在5月的北京科博会上,建造“蛟龙”号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展示了将用于海洋勘探的深海移动空间站。“如果说潜水器是飞机,那深海空间站就是航母”,该工程研发人员马向能说,深海空间站是一座集沐浴室、起居室和实验室于一体的龙宫。
这是一项冒险尝试。参与该项目的中国科学家承认,他们的实验目标深度正是很多技术更先进国家屡屡受挫的深度。冷战期间,美苏都曾在更浅层水下部署过军事研究实验舱,但都草草终止。目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宝瓶礁石基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海面下研究站,运行深度仅19米多。
马说:“我们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还在努力追赶。”但陆地资源的减少让“世界工厂”感受到压力,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中国渴望勘探海底未开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