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借助聚合科技打造未来战场“超级战士”
马克思曾说:“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正是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引导着战争从自然中心战、机器中心战演进到了今天所谓的网络中心战。然而,在进入新世纪前后,伴随着信息科学、纳米科学及生物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以及认知科学对上述三大基础科学的“整合”作用,一个简称为NBIC的“聚合科技”概念,开始撬动起人们对未来科学革命的想象与憧憬,以及对其军事应用前景的预测与担忧。
聚合的缘起:伟大的“O”是新世纪带头学科吗
2012年5月1日,美国学者乔纳森·莫雷诺所著的《思想大战:脑科学与21世纪的军事》一经出版,即引发了军事学界的关注。这位美国国家科学院所聘的“未来20年神经科学军事与情报研究应急委员会”主席,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在呼吁关注以认知科学为核心的聚合科技之军事应用前景及挑战。
原来,就在人类刚刚跨入新世纪门槛的200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务部共同资助50余名科学家执行了一个研究计划,旨在弄清哪些学科是新世纪带头学科。
带头学科的概念是苏联科学哲学家凯德洛夫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当时他认为,在过去的人类文明史上,各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由于物理学一马当先,同时也带动着其他科学的发展,因而被称为带头学科。
上述研究结果是一份480页的报告。报告断言,“在下个世纪,或者在大约5代人时期内,一些突破会出现在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等领域,这些突破将加快科技进步,并可能再次改变我们的物种,其深远意义可以媲美语言文字的使用。”
自此,由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认知科学聚合而成的全新概念——聚合科技(NBIC)——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上述报告对聚合科技的高度关注相呼应,诸多学者将其称为“伟大的O”:纳米、生物、信息及认知——因为这些单词前缀都包含字母“O”。
秉承“技术制胜”理念的美军,对科技前沿的任何动向都保持高度的敏感。因此,当年美军发布的《国防科学与技术战略》(2000版)就认为:“聚合科技将为美军提供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并显著减少军事人力资源培训费用及战斗冲突的伤亡人数。”
那么,聚合科技的四大元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通俗的理解可以表述为,聚合科技就是要集成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优势,致力于打造“超人”或“超级战士”。对此,曾有科学家不无夸张地宣称,如果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到它,纳米工程师就能够构造它,生物工程师就能够实现它,信息技术工程师就能够控制它。
聚合的目标:打造未来战场“超级战士”
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一方面驱散了战场迷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战场载荷,特别是信息超载问题,使人的认知能力成为作战链条中一个相对脆弱的环节。为此,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启动了一批聚合科技探索项目,包括代谢工程、外骨骼增强战士计划、脑机接口技术(BCI)及持续性辅助计划(CAP)等,旨在为战士提供强大的认知能力,以应对复杂战场挑战。
代谢工程。该项目旨在寻求从细胞、组织及有机体方面控制人体代谢的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将应用于战斗伤亡人员,通过对出血、休克和严重创伤的细胞进行基础治疗,或预先大规模制造人体所需的细胞和组织,以便在战场上挽救更多的肢体和生命。
外骨骼增强战士计划。该项目将开发可控的外骨骼以便战士能携带更多军火和补给,从而有效提高部队战斗力。由于驱动元件和符合生物力学的控制结构对外骨骼十分重要,因此该项目正在探索将高能密度的化学或烃燃料应用到能源转换和机械驱动中来。
脑机接口技术。该项目旨在增强战士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如,由于战斗机上装备了复杂的传感器、电子设备及火力系统,飞行员在作战环境下操纵战机、观察驾驶员座舱的仪表盘、处理传感器信息、躲避反空导弹、确认并摧毁目标及安全返航时,自然要面临超负荷的信息,这就需要相关技术辅助飞行员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就有助于实现此目的。
生物医学状况监测项目。犹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地理坐标一样,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医学版,该项目旨在测量战士的生理状态。即利用传感器实时测量战士的重要体征(皮肤温度、心率和活动频率)、电解物、压力荷尔蒙、神经递质水平等生理活动状况。
增强现实性工程。所谓增强现实性,就是要为战士增补战场信息。如将信息投射到战士头盔的遮阳片上,或直接将信息投射到战士的视网膜上以放大自然视觉。这些增补信息,能够对狙击手或地雷的位置发出警告,显示隐藏的基础及公共设施,从而帮助战士消除战场环境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