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列装新型扫雷艇 距水雷207米处成功排雷
海,波谲云诡,深不可测。雷,惊天动地,猝不及防。
横舟沧海,扫荡战雷,足以让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面凝一色,心悬一线。然而,此刻,王先庆却笑了——
每一次笑,都意味着他带领战友们又一次战胜了藏匿在波涛深处的沉默对手。而这一次,伴着“轰!”“轰!”声声巨震,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大队长王先庆率领“海上工兵”,再次创造了海军实扫战雷的新纪录。
风雷惊响,激荡起往事如许——
指挥新型扫雷艇第一次出海,王先庆不仅没笑声,还出了一身冷汗——一块电池卡位不准,竟让舰艇无法靠泊;一名战士操作不当,整个扫雷系统立即陷入瘫痪……
训练归来,王先庆独坐码头,遥望大海陷入沉思:反水雷作战是世界海军面对的共同难题。没有过硬的信息化素养,驾驭新装备探海扫雷就是一句空话。这道坎非迈过去不可!
没有教材,他带领技术骨干从几百万字的资料中,整理出了某新型扫雷艇5个专业的教学手册,摸清了某新型扫雷具的原理、性能及排障的通用方法。
没有人才,他当着全体官兵立下军令状:自己带头钻研,每周掌握一个岗位技能,每月掌握一个扫雷模块。爬机舱、摸管道,不到半年,写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没有经验,他和舰艇长们边研究、边实践,对所有扫雷装备的性能进行海上实操检验,结合训练实际进行了20多项技术革新。
那段日子,成天泡在通磁运转的扫雷艇上,王先庆整个人都被“磁化”了,回到家往客厅一站,身上的余磁干扰得电视图像“嗤嗤”泛起雪花。
妻子埋怨他:你头上“顶雷”,身上“带电”,全家人都跟着你不安生。
王先庆哈哈一笑:人都“磁化”了,才说明“信息化”快到位了。
记不清多少个日夜,王先庆带领官兵迎风战浪,刻苦攻关,终于绘制出海军第一份某新型扫雷系统信息流程图、编写出第一份《某新型扫雷艇训练规划》,为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装扫雷的那一天终于来了。王先庆指挥新型扫雷艇劈波斩浪,挺进雷区。
“220米!”距离手大声报告。熟悉扫雷的人都知道,这几乎是雷爆的临界点。然而,水雷却依然沉默。
王先庆果断下令:继续前进!
215米、210米……所有人的心都像悬在了头发丝上。突然,“轰”的一声,一个60多米高的水柱冲天而起,水雷在距离扫雷艇207米的地方被成功引爆。
那一刻,王先庆和战友们紧紧相拥,笑出了泪花。
沧海一声笑,多少风雨中。“其实水雷有多厉害我最清楚,它可以把上千吨的船轻而易举地炸成两截。”王先庆回忆说,“说不怕是假的。第一次实扫战雷,出航前夜很多人一宿没睡……”
“可雷区不闯永远是‘雷区’,胆小的军人不能打胜仗,不扫真雷还叫什么扫雷舰?对于军队来说,扫的是生死考验,保的是国家平安!”
一次扫雷作业,海上突然风雨大作,扫雷艇在波峰浪谷间剧烈摇摆,更为惊险的是,狂风恶浪竟把扫雷具的切割刀打裂!
险情前所未遇,有人提议:撤吧。
“如果这是打仗,能撤吗!?”王先庆斩钉截铁,指挥官兵在风雨中鏖战4个小时,终于成功引爆水雷。
多少次穿越风雨,多少次化险为夷,回忆及此,王先庆又笑了:“安全是练出来的,不是守出来的。只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
一次,远航舰艇编队遭遇雷区,扫雷官兵奋战一个多小时未见战果。
“一定是定次型水雷!”顾名思义,这种水雷是将引信进行次数设定,以规避反水雷装备,最为难缠。
怎么办?王先庆神秘一笑:“催眠!”
所谓“催眠”,就是发射电磁信号模拟出虚假目标,混淆智能水雷的识别能力。
“这能行吗?”虽是高招,可此前无人敢尝试:万一,电磁信号把水雷引爆了……
王先庆指挥若定,一波波电磁信号发出后,水雷真的被“哄睡了”。官兵投下了标注安全航道的浮标后,远航编队安全通过雷区,并向扫雷官兵鸣笛致敬。
望着编队航迹远去,王先庆爽朗的笑声飞向大海:“海上工兵”就是要为咱们中国海军开辟出一条条通向胜利的航道,穿越雷区,驰骋大洋!(黎友陶 曹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