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某仓库打造军械保障文化纪事
初夏,记者循着铿锵有力的歌声,走进东海舰队装备部某军械仓库。该仓库位于浙东某大山深处,驻地虽然偏僻,却生机盎然。建库30多年来,一代代仓库官兵艰苦奋斗,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军械保障文化,促进了部队保障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
乐居深山打造“山沟文化”
在东海舰队某军械仓库大门,一块8米高的石头正面刻着“山沟铁军”4个红漆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背后刻着一代代仓库官兵身居大山乐于奉献的铁胆忠心、铁钉精神、铁人意志、铁律作风的“四铁精神”。
石头虽然默然不语,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官兵把先进文化的培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作风建设,积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
近年来,为给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仓库党委按照“与时俱进抓硬件,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这一理念指导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起了集图书馆、网络学习室、多功能健身房、心理训练场和游泳池等于一体的文化训练中心。仓库还想方设法给官兵搭建山沟特色文化的舞台,请来驻地专家,给基层官兵举办石文化、根雕文化等系列讲座。
“山沟文化一旦上升为精神,就会产生无形的巨大力量,激发官兵创先争优建功军营。”该仓库李洪涛政委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技术革新上百项,在常年的雷弹保障中创造了保障成功率100%的佳绩。
千里机动催生“方舱文化”
近年来,随着部队转型建设的推进,仓库担负使命任务也由固定保障向机动保障转变,一切向“保得上”聚焦。部队走到哪里,就把文化活动开展到哪里。他们以机动保障方舱为中心,大力开展战地文化,催生了独特的“方舱文化”。
部队千里机动,军歌唱千里。该仓库把军人道德组歌、战斗精神歌曲和自己创作的库歌等刻录成碟片,保障车辆在行进途中不停播放。保障方舱和帐篷在野外驻扎后,工作环境艰苦,官兵们因地制宜打造阵地文化氛围。文艺骨干不时演个小节目、做个小游戏、组织拉拉歌,帮助官兵缓解疲劳,鼓舞士气,真正使方舱文化成为官兵心理的“解压剂”。
每次跨区机动保障任务前,他们都要为任务官兵精心准备“野战文化器材箱”,配备无线上网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文化活动器材,可供官兵了解最新国内国际动态,开展多种娱乐活动,缓解了身心疲劳。
保障有力培育“洞库文化”
“快速高效、一丝不苟、密切协同……”在训练场上,两块巨大标语牌十分醒目,时刻提醒官兵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装备保障百分百过硬。
规范意识不仅要外展于形,更要内化于心。仓库全面推行、巩固深化军械装备规范化管理活动,把洞库打造成一个文化长廊,把规章制度印成一块块图板,挂在洞库两边,让官兵一走进洞库就沿着规范内容学。随着新型雷弹不断入列,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准备过程中对人员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仓库将操作规范流程、技术要领等编成歌谣传唱。
丰富多彩的“洞库文化”,筑牢了官兵的思想堡垒,促进了单位建设。今年,海装把军械仓库作为军械业务场所规章制度设置标准试点单位。 (本报特约记者 代宗锋 特约通讯员 王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