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国国防军队建设:信息化作战能力提高(3)
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后勤和装备保障新跨越
今天,戍守西藏、新疆高原边防的官兵们,已全部住上了保温保湿还能供氧的新一代哨所,直升机、高原巡逻车、电子监控等新型设备使他们履行戍边使命越来越安全高效。
发生在遥远边防的这一切,只是中国军队后勤保障1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随着牛奶、肉、水果走上餐桌,军人的伙食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的跨越;现代化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和野战医院方舱,使官兵们不管在野外还是在边远地区,都能在最快时间得到诊治;随着2007年以来新一代军服的配发,中国军队军服保障水平迈入世界前列……
保障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后勤体制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部署。随后,中央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
当年,济南战区开始实行大联勤体制,迈出了向三军一体化保障体制的新步伐。
2010年6月,一种集后勤供应、管理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军人保障卡在全军部队投入使用。
这是我军后勤现代化的又一重要突破。从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到集发薪、消费、就医、领装、住房档案管理等10项功能于一体的军人保障卡,标志着后勤信息化已开始迈上共享共用的新层次。
研制配发11大类212型装备的第二代新型后勤装备体系,形成由单兵保障到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相互衔接的陆军后勤装备系列;建立野战后勤指挥、远程医疗等5个后勤装备信息化系统……10年来,我军后勤装备全面实现更新换代,同时,信息化程度更高的下一代后勤装备体系论证预研已全面展开。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一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随着一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坦克、战车、火炮装备部队,陆军武器装备水平实现新跨越;
——随着歼-10、歼-11等国产第三代飞机批量入役,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飞机列装,以及一系列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导弹的出现,空军正在形成完整先进的作战体系;
——随着一批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作战飞机陆续交付海军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导航、战术软件等逐步在各型战舰、潜艇和飞机上得到应用,海军第三代武器装备已实现信息化;
——随着陆基巡航导弹等进入装备序列,第二炮兵部队已形成了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对多种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2010年,全军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经过10年的建设,全军武器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取得可喜成就: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基本体系,造就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能力较高的装备人才队伍,探索了符合“两成两力”建设客观要求的运行机制,增强了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
……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共和国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十年,也是人民军队科学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从出色遂行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到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从协助维护社会稳定到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一次次举世瞩目的重大行动中,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谱写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篇章,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展示了我军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履行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神圣使命。
双重跨越谱壮歌,十年转型铸辉煌。沿科学发展之路阔步前进的人民解放军,必将在信息化时代创造新的辉煌。(记者徐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