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列装新式装备显著提升抢险救灾能力(图)
8月1日,四川省屏山县井屏镇农民袁安贵的妻子在屏山县人民医院顺利产下一子。连日暴雨淹没了通往县城的清凉河桥,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官兵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为他的妻子顺利生产赢得宝贵时间。
带领官兵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团长王健介绍说,作为全军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之一,他们团经过多年锤炼摔打,已经完全具备应急反应、快速机动、险情探查、堤坝加固和封堵决口、水上救护、应急渡河、爆破分洪等8种抗洪抢险能力。
装备器材更新换代,是取得8种能力的基础。翻开装备履历簿,记者看到,这个团以前只有少量冲锋舟、操舟机和抗洪抢险灯具,如今新型大马力操舟机、多功能小浮箱以及400米水浪式直梯等新式装备,为便捷化、快速化抢险救援提供了保障。
10年前,四级军士长彭晓明随部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时,携带的是钢钎、铁锹等简易工具。如今,随着江河侦察车、装配式水囊式子堤、封堵管涌箱、救生云梯等新式装备相继列装,部队抢险救灾能力显著提升,成为一支防大汛、救大灾的现代化突击力量。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援,该团官兵驾驶新型工程机械装备,在打通都江堰至映秀的生命通道中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新装备,彭晓明如数家珍:液压动力碎石机数秒可碾破巨石,封堵管涌箱一次可封堵1.2米管涌险情段,高压气垫一次可承重24吨重物。
与装备相比,人的变化更为明显。官兵注重素质能力升级,全团目前有博士3人、硕士16人,干部全部参加过相关专业培训,人人具备抢险救灾组织指挥能力。
更为可喜的是部队抢险救灾理念的变化。官兵主动熟悉任务地域自然环境,认真分析可能担负任务区域内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信息,掌握灾情地区洪水路线、淹没范围、最大水深、最高水位、最大流量等详情,建立完善抗洪抢险汛情资料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他们积极与地方气象、防汛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天气、汛情提前通报,数十套行动预案科学高效,既能满足西南五省区抢险救灾需求,又能实现跨区作战,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抢险救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他们攻克专业技术难题20多项,官兵熟练掌握200余台(套)新列装抢险救灾装备,建立了与抗洪抢险相配套的野战指挥自动化和保障野战化体系。
去年9月,该团被四总部表彰为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先进单位。目前,全国进入主汛期,该团大批新装备已整装待发,做好了执行各类抢险救灾任务的准备。
★新闻延伸
-战争年代被誉为开路先锋的工程兵,是人民军队最早拥有的兵种之一。伴随多样化军事任务不断增加,工程兵地位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如今我军工程兵已经成为一支涵盖舟桥、筑城、道桥等技术密集,装备先进,具有综合保障能力的现代化劲旅。
-我国西南地区经常发生自然灾害,每年汛期来临,成都军区某工兵团都要在川渝片区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年出动车辆装备约数百台次、人员近万人次,平均机动距离达4000公里以上,为保护西南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重庆抗洪抢险,这个团官兵连续奋战45个昼夜,解救群众2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该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特约记者银军、杨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