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环太海上军演装备 宙斯盾舰自成一派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太平洋-2012”海上军演落下帷幕。参演军舰尽管渐行渐远,演习检讨却越来越热。
了解一场军事演习,看一眼参演装备就够了。在美国电影《超级战舰》中,“环太平洋”军演已经能和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开战了。那么现实中呢?让我们跟着军事专家郑文浩一起,深度解析“环太平洋-2012”海上军演装备。
友情出演:近半国家没带装备
22个国家,42艘水面舰艇、6艘潜艇,超过200架飞机,25000名官兵——这个数字乍一看有些吓人,平均下来每个国家派遣了2艘舰艇和1000名以上的官兵。但实际上,有近半国家根本没有派遣舰艇参加,仅仅是露个脸,助下威,友情参演罢了。
例如印度、挪威、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荷兰、秘鲁、英国、哥伦比亚、泰国和汤加,就没有派出任何舰艇和作战飞机参加今年的演习。他们中有的只派出了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有的只派出了步兵排一类的小型作战单位。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国家,有的是因为演习实在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派遣舰艇劳民伤财不说,甚至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外交关系上的麻烦,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有的是因为海军力量太弱小,实在掺和不到这种大型的海上军演里面去。
引人注目:“宙斯盾”自成一派
此次军演,除了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外,还有一种装备格外引人注目——舰载“宙斯盾”系统。
参加演习的42艘水面舰艇中,有11艘装载“宙斯盾”系统——其中美国9艘(包含3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6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韩国1艘(“世宗大王”级的第二艘“栗谷李珥”号)、日本1艘(金刚级“妙高”号驱逐舰)。如果我们剔除那些参演的支援舰艇和小型舰艇,只计算主战舰艇的话,“宙斯盾”比例惊人。
“宙斯盾”系统在世界海军装备体系中的扩散,是美国打造全球化海上盟友体系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宙斯盾”系统的存在,使美国和日韩等盟友在海上的联合作战(包括防空、反导)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让“环太平洋”系列演习具有实战意义上的战役战术背景,关键就在于“宙斯盾”系统。这些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战舰,构成了演习的基本骨架。而没有装备“宙斯盾”的战舰,就只能游离于这个核心体系的外围。从这个角度判断,俄罗斯参加美国这类环太平洋军演,实际意义十分有限。
从“宙斯盾”战舰在亚太装备情况可以看出,美日韩将处于核心圈的地位。尽管美国媒体称这次演习把日本和韩国捏到一起演习就是胜利。但在海上联合作战上,二者其实早有了技术基础。此外,澳大利亚已经购买了3艘装备有简化版“宙斯盾”系统的新型驱逐舰。在未来“环太平洋”系列演习中,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这些澳军新舰艇的身影。
“宙斯盾”系统将成为观察美国的“环太平洋”系列演习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无论多少国家参与进来,是否拥有“宙斯盾”系统将成为判断参与国地位的重要标准。
不容忽视:“水下忍者”悄然过招
参加这次军演的潜艇,很容易被媒体所忽视。因为潜艇为水下作战兵器,所有武器和人员都隐藏其中,表面没有任何有特点的外部装备。因此他们相对于航母和大型水面舰艇,不太吸引外界的眼球。
但是这次参演的潜艇不容忽视,它们基本代表了目前常规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最高水平。美国出动的是1艘“洛杉矶”级和2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这两种潜艇是美国海军潜艇的主力装备。另外3艘常规动力潜艇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韩国和加拿大。
一些媒体经常将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称之为“大洋黑洞”。但实际上西方国家,特别是英、法、德等国,常规潜艇的技术实力与俄罗斯相比丝毫不差。只是由于俄罗斯潜艇价格便宜,发展中国家购买较多,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加拿大参演的“维多利亚”号常规潜艇,是英国在充分吸取了核潜艇研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基础上设计的高性能远洋作战潜艇。它既能在大陆架和浅海区活动,也能到北大西洋作战,作战区域广大。韩国参演的“罗大勇号”常规动力潜艇,则来自德国209-1200型常规动力潜艇,该艇可靠性高,自动化水平高,配备艇员少,噪声小,和“基洛”级不相上下。澳大利亚参演的“法恩科”号常规潜艇,则是著名的“科林斯”级潜艇,其性能、武器威力、安静性和自动化水平都属世界先进水平。澳大利亚官员曾经宣称,世界上没有其他常规潜艇在技术方面能超过“科林斯”级潜艇,在水中,“科林斯”级常规潜艇几乎无法被发现。
西方国家制造的常规潜艇参加演习,可以有效提升美国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和核潜艇部队对抗“先进常规潜艇”的能力,并积累相关经验。以前曾经发生过埃及老旧潜艇突破美国航母反潜圈的情况,这次演习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类似情景。即使如此,美海军也必将从中找到一些反潜作战的缺陷和短板。
值得关注:军舰工业正在转移
这次演习参演的主战舰艇,虽然都来自太平洋沿岸国家,但相当部分仍然脱胎于大西洋国家的设计和建造。
从海军装备发展历史上看,大西洋海域的美国和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是传统的海军技术强国。在这次演习中,除了美国海军以外,日本、韩国的主力舰艇都是脱胎于“伯克”级驱逐舰的基本构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舰艇来自于德国MEKO200的设计,新加坡的隐形护卫舰则是法国设计建造,常规动力潜艇也是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的设计和技术。更不要说,一些国家的参演舰艇,干脆直接来自英美的二手退役舰艇。
目前来看,大西洋国家仍然保持着这种优势。但值得关注的是,现有的海军装备设计建造工业,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由于亚太地区在全球重要性的提升,太平洋国家的舰艇制造能力也在迅速进步。
目前日本、韩国已经具备了一定大型水面舰艇的制造能力。韩国在吸收德国潜艇技术之后开始积极拓展世界市场,日本的常规动力潜艇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关注。可以预测,在周边海军装备更新的刺激下,一些太平洋国家将成为海军装备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日本和韩国造船技术的进步,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军工产业链的配合下,不但在未来能满足本国海军的需要,其强大的产能还会极大冲击现有舰艇出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