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第二炮兵某基地跨区驻训关键词
上图:苍茫夜色中,导弹起竖。 胡文潇摄
“无预案”:发射号令,在跨区机动结束时发出
“迅速进入发射地域,听令占领发射阵地!”
接到这纸命令,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旅长谈卫红有点不敢相信:部队千里机动而来,刚下火车就立即投入战斗,出了问题怎么办?
他清楚地记得,以往部队驻训都分“三步走”:长途机动、安营扎寨、训练发射。为确保安全,每一步都要按照预案稳扎稳打,不能冒进。
然而这一次,一切都变了——部队刚出营门就遇“战火”:天上卫星侦察、空中电磁覆盖、山间蓝方袭扰……一路上,10余个模拟课目接连上演,几个回合应对下来,该旅官兵已是人困马乏。
“这好比刚跑完马拉松,紧接着再来一个百米冲刺。”谈旅长来不及多想,急命所有发射单元进入发射地域。与此同时,指挥各保障分队迅即展开。
眼前的驻训新景观令现场观摩的专家们十分兴奋:这种新训法,不正是导弹部队一直追求的快打吗?
催生这一新场景的就是第二炮兵某基地的驻训新理念:考量一支部队的跨区机动能力,不仅看是否顺利完成跨区机动,更要看完成跨区机动之后能否立即投入战斗。
盘马弯弓,长剑出击,驻训场上的气氛空前紧张——各支导弹旅除了完全按作战实案组织发射,完全自主实施技术把关以外,还要随时准备应对指挥部“临时抽点测试发射单元、临时变换发射阵地、临时变换打击目标、临时变换通信手段”等一系列现场考题……
“无预案,但有战场法则。”冷眼观战,基地指挥员告诉记者:“做不到这些,就很难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无依托”:自断保障“脐带”,遁入深山练精兵
白山黑水间,一支铁流滚滚向前——某导弹旅5年来第3次到此驻训。
然而此次,“老房东”却难见“回头客”:这个导弹旅没有使用往年驻训的装备库房和宿营住房,而是直接钻进深山密林安营扎寨。
这个变化意味深长:野外驻训,不再是换个院子。只有自断保障“脐带”,在无依托条件下练生存、练保障、练指挥、练协同,官兵的思维才能从靶场跨越到战场。
抵近阵地前沿,记者顿感“野味”十足:野战指挥所、野战车场、加油站和修理所的开设因地就势,宿营帐篷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传统伪装法与现代“隐身术”相互融合,千人百车消失无踪……
诸多变化中,宿营区与发射场毗邻而居最让记者眼前一亮——出于保密需要,以往野外驻训,导弹部队通常采取“异地宿营驻防、异地火力突击”模式:官兵生活宿营在此处,日常训练却在几公里外的另一处,条件环境差异大,训战脱节明显。
穿行阵地间,记者发现,该旅的无依托自主保障模式,并非单纯地把人员、装备从营房拉到野外,而是打破原来建制,将通信、测试、气象、卫勤、修理等保障要素编入主战分队,形成了“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宿营格局,使导弹号手离开床铺就登战车,走出帐篷即上战场。
“无定论”:从一战论英雄到反复练英雄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抗战”。
第一个回合就不同以往——某导弹旅装备梯队尚未完成铁路卸载,遂遭某训练基地“信息化蓝军”穷追猛打:无人机临空侦察、特战分队抵近袭扰、必经之路重重设障……
更要命的是,导演部考核组同时到达现场,同步采集分析战场态势信息,实时评估红方指挥员决策和作战行动。
强“敌”突袭,红方连呼没想到,只能仓促应战。从车站到宿营区70公里的行程,他们一路跌跌撞撞,窘况频出。
鏖战正酣,导演部突然叫停战局,拉上红蓝双方指挥员进行复盘。结果,直指红方战斗力短板的10余个问题摆上台面,某导弹旅旅长心服口服,双方约定择日再战。
第二回合开打:红方通过一体化网络平台搭建的“信息综合-指挥控制-发射行动”信息闭环遭受攻击。蓝方发动“体系破击”新战法,想方设法割裂对手指挥链、行动链、通信链、保障链,招招欲置对手于绝地。
透过硝烟,记者看出了其中门道:此次红蓝对抗,并非一战定输赢,而是揪着存在的问题反复对阵研练,直到找到应对之策、破解之法。
基地指挥员告诉记者,如今驻训,对抗不再一战论英雄,采用的是“回合升级”模式,双方要先后大战几个回合,一直打到兵车回营。而且每一个回合都是无案导调、实案演练、变案行动,其激烈程度、对抗强度、困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从“区域对抗”到“全程博弈”,从“单枪匹马”到“集团作战”,再从“一战定论”到“反复对垒”……战略导弹部队的红蓝对抗模式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景观。
夜色降临,红蓝双方第四回合较量开始,这注定又是一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