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家门口来了解放军——驻地官兵泸沽镇救灾纪实

2012年09月10日 16: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四川冕宁9月10日电 (何祥)1937年5月,一支英雄的红军部队北上抗日,通过四川省冕宁县时留下彝海结盟的动人佳话。

  2012年9月5日,又一支浩浩荡荡的英雄劲旅开进冕宁县泸沽镇进行抢险救灾,续写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

  泸沽镇是冕宁县第二大乡镇,成昆铁路的必经之地。8月31日,持续强降雨形成的洪峰过境孙水河,最高流量达1710立方米/秒,是1950年以来的最大洪峰,造成泸沽镇北侧的一座老桥被冲毁,新桥受损车辆无法通行,防洪堤部分被冲毁,全镇受灾2.8万人,房屋倒塌576间,受损1360间,耕地淹没189公顷,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

  在孙水河南岸近300米长的泸沽镇南街上,到处是齐踝深的泥浆、倒塌的房屋和老百姓丢弃的电器和家具,在街上两侧的墙上,洪水退后两米多高的黄色痕迹记录了当时来水的汹涌,部分老百姓房子的窗户上还挂着从河里冲上来的水草,老百姓家里的泥水还未彻底清理干净。

  天刚放晴,驻地63800部队120多名官兵就奉命前来清理道路,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

  动员仪式上,王乐山部队长的动员令振聋发聩,“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打仗,我们要服务命令,听从指挥,坚决完成好抢险救灾任务。”

  “部队来了,我们有希望了。”一名怀抱小孩的中年妇女喜出望外。

  在地方政府的指引下,救灾队员被分成四组分散在南街的街面上和巷子里。

  一时间,挖掘机、装载机、拖拉机的轰鸣声,铁锹刮碰水泥路面的铿锵声,泥水流进下水道的哗哗声组合成一首动听的协奏曲。

  在救灾最前头的是老标兵连队——汽车教导营二连。

  “一排到左边,二排到右边,迅速排开,赶紧干。”该连指导员王工厂是个出了名的大嗓门,他站在路中间,一边安排工作,一边带头挥起了铁锹。

  不一会儿,所有官兵的迷彩鞋都湿透了,鞋面变成了土黄色,泥水灌进了鞋里,身上也沾满了溅起来的泥浆,大家全然顾不上这些,不管泥深水浅,高高低低,你一锹我一锹往装载机里铲,往拖拉机里装。

  勤务连的任务是把跟街道垂直的一条巷子的进出道路给清理出来,巷子有3米来宽,20多米深,路上全是被洪水冲垮的土房子浸泡过后形成的土堆,最高处有1.5米。受领任务后,官兵们个个像小老虎似的,警卫排排长罗高强、班长万阳阳冲在队伍最前头,指挥员、安全员的红色袖标异常显眼。

  大家有的用锹往外铲土,有的找来簸箕往外端土,有的找来小铁桶往外提土,还有的用小推车推土……能找到的工具大家都找来了,恨不得一下子就把道路给老百姓清理出来。

  据组织此次抢险救灾任务的作训股股长阿主拉且介绍,为了救灾,很多老士官都主动请缨,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修理工张哲、理发员张新华、驾驶员杜志伟都是四级军士长,平时工作都很忙,但是听到驻地老百姓受灾了,部队要去救灾,他们都自告奋勇地来到了救灾现场。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干劲都非常足,卫生员段超凡一会儿忙着救助受伤的官兵,一会儿帮着老百姓抬家具,一会儿又拿起闲置的铁锹铲起了泥浆。勤务连下士栾向征、上士孙宾华两个河南籍老兵还暗暗较劲,看谁清理的淤泥多、面积大,不一会儿工夫,他们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是泥浆,活灵活现两只泥猴。

  解放军救灾来了,老百姓都特别的热情,送矿泉水的、送西瓜的来了一拨又一拨,特别是中午吃盒饭时,打菜的大妈大姐们一个劲地往官兵碗里加菜,生怕他们吃不饱。

  泸沽镇镇长刘高说:“在洪水到来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武警部队的官兵来救人了;在受灾最困难的时候,解放军官兵又给我们送来了救灾款和帐篷;在救灾任务最艰巨的时候,人民子弟兵又帮我们清理道路来了。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表达对部队官兵的感谢。”

  “我们的老百姓真是太热情了!我们干得不多,而百姓给予我们的又特别的多,我们只有尽快帮他们清理出道路,帮助他们早日重建好家园,才对得起我们头顶上的军徽。”63800部队政治处主任李卫东感慨道。

  灾区刘汉林一家在洪水中受灾严重,他的电器修理铺在洪水中遭受重创,几乎毁于一旦,所有电器都没来得及转移就被泥水浸泡了,官兵到他们家门前干活时,他们一家正在水盆里洗电器零部件。

  几个官兵帮他们一家抬了几件家具和电器,他非得把给小孩准备的沙琪玛拿出来塞给帮忙的战士,几个战士坚决不收。

  “幸亏有你们的到来,不然我们不知还要干到什么时候。”刘汉林说,“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因为有部队的到来,灾区老百姓有了更大信心。

  也因为有老百姓的期盼,官兵们干劲更足。

  在两天的救灾劳动中,官兵共清理出泥浆、废墟约50吨,泥泞的南街道路露出了久违的水泥路面,路两边的沟渠也基本恢复了通畅。(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