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称美军一次核打击就可瘫痪俄军核武库

2012年09月13日 14: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段时间,美国媒体不断炒作外国加强核军备的话题,例如美国NTI网站提醒白宫优先关注俄罗斯加强核军备的动向,防止俄政府在“至关重要的(核)力量结构、姿态和原则”方面“进行盲动”,好像美国遇到了巨大的“安全危机”。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类似冷战时期美苏“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时代已经远去,美国如今已无限接近“核霸权”。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合会”的一份新出评估报告就认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就能通过“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核打击”瘫痪俄军核武库。姑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真正图谋“核霸权”的正是鼓吹“零核世界”的美国。

  美国谋求“一击致胜”

  按照美方的定义,具有摧毁敌方核力量,同时又能消除敌方报复性核反击的能力被称为“核霸权”。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构筑的“三位一体”核战体系,是美国实现“绝对摧毁”的撒手锏。

  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合会”的文章认为,出现美国核力量“一超独霸”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美军在数十年间持续不断改进核武器,另一方面是冷战后俄罗斯核武库快速缩小。除非美国改变现行政策,或俄罗斯立即采取措施提高核武器数量和质量,否则世界将被笼罩在美国的核霸权之下。

  回顾历史,美国在冷战初期就曾大肆利用核霸权。在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美国制定代号“烤肉机”的作战计划,准备用轰炸机向24座苏联城市投掷34颗原子弹,以“张弓搭箭”之势迫使斯大林让步。然而,局面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变化,当前苏联拥有“二次核反击”能力后,美国的核霸权衰退了。当美苏核武库规模发生逆转,出现“相互确保摧毁”的局面时,美国不得不接受核霸权失效的结果。

  苏联解体后,美国并未因失去核军备竞赛的对手而放慢改进核武库的步伐,美国海军为“俄亥俄”级核潜艇换上精度优异的“三叉戟IID5”潜射导弹,还把它们大量转移到太平洋方向,这样就能在距离俄海岸很近的地方“威慑巡航”。美国空军也升级了B-2轰炸机的航电系统,使之能实施低空突防。

  按照俄美军控条约,美军虽然在2005年销毁了全部“和平卫士”陆基洲际导弹,但美国人却把“和平卫士”的核弹头移植到仍在服役的“民兵-3”洲际导弹上,并为“民兵-3”导弹升级制导系统,从而能精确打击万里之外的固定目标。

  俄军核力量不容乐观

  冷战结束后,继承全部前苏联“核遗产”的俄罗斯因国力衰退和技术老化,其核武库威慑力急速退化。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尽管普京总统宣布投入6000-7000亿美元强化军备,特别是加强核威慑能力,但不出意外的话,到2020年,俄洲际导弹的数量仍将从1990年的1300枚下降到150枚左右。

  目前,俄部署在固定发射井里的洲际导弹中,有80%超过了设计服役年限。而莫斯科经常拿出来展示的机动洲际导弹(如“白杨-M”、“白杨”和RS-24)其实很少进行战备巡逻。一旦遭到突如其来的核打击,如果有充足的预警时间,或许俄军能在基地内把导弹打出去,但这样的机会理论上不存在。

  俄空军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平时只停放在恩格斯、乌克兰卡两座军事基地里,这些飞机很少参加训练,它们所挂载的核弹通常被封存在基地外。至于俄战略核潜艇部队,也有些“外强中干”。自2000年以来,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年度“威慑巡航”次数全是个位数,而美国战略核潜艇的巡航次数却达40余次。原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就抱怨说,俄军战略核潜艇大部分时间都停靠在母港里,很容易成为敌人首轮攻击的靶子,更危险的是,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出航训练,操作这些“水下怪兽”的水兵也变得技艺生疏,这种状况甚至比装备老化更具威胁。

  不仅核力量令人失望,俄军预警系统更让人忧心。一名俄军将领就直言不讳地表示,“许多时候我们必须依赖地面雷达探测来袭潜射导弹,但这些雷达大多数朝向北大西洋,如果美国核潜艇在太平洋某些水域开火,克里姆林宫恐怕得等到核弹爆炸才会知道”。尽管俄官方不断宣传新式“沃罗涅日-DM”预警雷达的威力和持续部署的势头,但俄军总体“核警戒”态势仍让人灰心。

  反导系统以“防”为名

  种种证据显示,美国不会放弃“核霸权”,五角大楼正密集进行一系列升级核武库的举措。尽管华盛顿声称其核武器升级是为了对付恐怖分子和像伊朗一类的国家,特别是在解释花大价钱开发打击地下工事的核钻地弹时,美国频频拿出疑似伊朗“地下核工厂”的卫星照片,但专家指出,这样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美国已拥有数千枚可攻击掩体或山体洞穴的核弹头,再专门花费巨大代价研制钻地核弹用于打击能力有限的伊朗实属“画蛇添足”,只有一种理由能解释得通——那就是美国正为了获得针对俄罗斯的“第一次核打击”优势,积极谋划新的核攻击力量配比。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铺开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尽管许多人认为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少数反导拦截弹很容易被俄军大规模分导核弹头所摧毁,而美国忙着在欧洲和东北亚部署的海外版战区导弹防御项目也防不住俄军战术级别的导弹打击,但他们都忽视了美国反导建设的真谛很可能是“进攻”而非“防御”。从前文可知,美国反导作战的大背景有可能是美国首先发起核突袭,对方幸存的少数核弹进行反击。在这种条件下,即便是很不完善的导弹防御系统也足以实施拦截,毕竟来袭导弹所剩无几。 (安然)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