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维和的红旗车驾驶员:安全行驶5000公里
中新网南苏丹瓦乌10月16日电(夏阿龙 李科敏 余健兵)“在复杂路段或长途行驶时,右脚要以脚根为轴心,放在油门和刹车的中间,在松开油门的时候,右脚向左一偏,便踩在刹车上了,这样一来,不但省力,更防止了因为脑袋‘发迷’而踩错地方,紧急情况下,可以节约0.3至0.6秒的时间……”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每次执行长途运输任务,他总是第一个被领导点名担任司机的人选。为了使大家听得明白、看得清楚,他把自己多年安全行车的技巧都无私地教给了战友们。
这个人便是赵森,个子不高,但非常结实,黑黝黝的脸庞上总是挂着亲和的笑容。
赵森,1988年4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河南省三门峡人,中士军衔。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工程保障二中队战士,先后经历数次重大演习及08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多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和“优秀士兵”。
谈起他的工作,提起大队驾驶员赵森,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无不对他称赞有加,驾驶技术在全大队来说是数一数二的。因任务区环境恶劣和路况复杂,他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精心爱护车辆装备,他把汽车装备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从来到任务区的那天开始,他就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精心呵护车辆。平时,他严格按照装备条例保管、保养车辆,他所负责的车辆一直保持最好的技术状况,一声令下,随时都拉得出、开得动、用得上。每次执行任务前,他都要对车辆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决不带故障出车。执行任务回来即使不休息,也要对车辆仔细清洗、擦拭,哪怕是一个小部件。
1月底,因施工需要,需将部分装备从伦拜克运回瓦乌营区,考虑到路途较远,路况较复杂等实际情况,大队决定抽选一批身心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驾驶员去执行这项任务。在中队的极力推荐下,赵森成了其中的一员。伦拜克至瓦乌营区300多公里,路况极差,被当地人称为“搓板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赵森和的战友们第二天天不亮就出发,行驶途中为防止天气炎热而产生爆胎,每行驶一小时,他和战友们就要停下来给轮胎“降温”,往上浇水,连续行驶14个小时后,直到天黑才到达目的地。到达任务地点后,其余官兵都脱下繁重的装备,找地方休息,赵森却顾不得休息,在漆黑的月光下对自己的车辆进行检查维护,很多人不理解,劝他休息,但他却说车辆使用后及时维护是为了车辆有更好的驾驶性能,尤其是在复杂道路行驶之后。朴实的言辞道出了他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更展现了他心中那种“爱装胜过爱生命”的管装爱装意识。
前些日子,战友们发现赵森在训练和施工中老是走神,脸上的笑容也较之前少多了,经中队长与其谈心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父亲身患肝癌去世了。从小到大父亲一直很偏爱他。患病期间,为了不影响到他的工作,父亲嘱咐所有的亲人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其实在国内集训时父亲就查出了肝癌,他却一直不知道,直到病逝,叔叔才告诉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心中很是愧疚。
战友们知道他的事后深表同情,都向领导请示要进行捐款来解决他家里所面临的困难,赵森知道后,找到领导坚决反对这个做法,因为他考虑到前段时间大队有一名战士的母亲身患重病去世,大家已经捐了一次款,再次捐款会给战友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为了战友们,他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中队长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建议这段时间让他好好调整一下,中队的施工任务就不要参加了,可赵森又一次婉言谢绝了,他说:“事业重于家庭历来是我们师的传统、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我也不能例外。”经过大队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和帮助,现在的赵森恢复了之前的精神状态,和大家一起又站在了维和施工一线。
9个月来在执行多次运输任务中,凭着良好的行车习惯和过硬的驾驶技术,安全行车5000多公里。他除了完成正常的运输任务外,还先后参加完成了瓦乌飞机场附近道路抢通、UN城主干道路修建、清理飞机场内部及周边垃圾、瓦乌俱乐部扩建、修建UN城直升机起降坪、建设联南苏团空勤基地、紧急处理瓦乌飞机场失事飞机等重大任务。他以沉着稳定的心态,圆满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