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球行:列宁格勒保卫战“善藏于九地”
中新网圣彼得堡10月22日电 题:列宁格勒保卫战“善藏于九地”
记者 韩胜宝
倘佯在圣彼得堡街头,帝俄时代和前苏联时期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彼得保罗军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斯莫尔尼宫、俄罗斯博物馆、喋血教堂,无数外国风格建筑物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外貌,涅瓦河静静地流淌着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
圣彼得堡是欧洲18世纪建筑成就集大成者,是彼得大帝打开的“欧洲之窗”,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市内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包括548座宫殿和古建筑物、32座纪念碑、137处艺术园林、260座博物馆。圣彼得堡是惟一一座整个城中心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都市,2012年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该城市举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当时叫做列宁格勒。这里曾上演了一段气吞山河的悲壮历史,德国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900天,是二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困于反围困作战。
1941年8月下旬,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共70万兵力,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希特勒狂妄地叫嚣“要从地球上抹掉列宁格勒”。
在接下来的900个日日夜夜,战火、饥饿、寒冷、死亡笼罩在列宁格勒上空。德军仅在9至11月在列宁格勒就投下约7万枚炸弹和燃烧弹,并进行了27次猛烈炮击,全城共冻饿致死64万余人,被德军空袭和炮击致死2.1万人。
然而,这座“英雄城市”不屈不饶,拼死反抗,没有让德军再前进一步,没有交出自己的城池,守住了家园,守住了遗产,最终夺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此间学者认为,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三面围城,没有摧毁这座城市,也没有颠覆这个历史与艺术的殿堂,除了归功于精通兵法的朱可夫大将精妙绝伦的防御计划,防御体系坚不可摧外,更要归功于列宁格勒的百万民众。正如美国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片中评价列宁格勒战役所说的“一个将军可以赢得一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只有人民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提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所谓九地,并不是说是地下,而是指民间。所以孙子讲善守者,要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藏于民间。列宁格勒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民众,忍着饥饿与寒冷,挖了93公里防坦克战壕、7179条步兵班战壕和389英里的交通壕,设置了125英里的铁丝网等,用血肉之躯建起钢铁防线,使圣彼得堡成为不可摧毁的真正堡垒,文化遗产才没遭到更大的破坏。
另据批露,列宁格勒和其它欧洲城市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建筑采用石头材料,门窗是木结构的。德军的目的是把城市烧毁夷为平地,但没有成功。因为在列宁格勒有一座过磷酸盐工厂,为全国提供制造化肥的原料。化学家得出结论,磷酸盐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科学家以过磷酸盐为原料,制造了防护衣,套在屋顶上,城市就像有铜墙铁壁一样挡住了火灾的袭击,有效保护了最珍贵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