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新联合实兵演练 中方队员主导完成手术环节
美丽的澳大利亚海滨城市布里斯班,一场人道主义救援演练正在冒雨进行——
演习拟定的假想情况是:
“10月26日凌晨5时55分,里氏8.0级大地震突袭南太平洋假想岛国卡鲁萨姆东部的主要沿海地区。地震引发引发海啸、洪涝,大量房屋设施被损,数万人员伤亡。应卡鲁萨姆政府请求,中、澳、新三国军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派出救援队赴灾区联合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澳大利亚加里玻利军营绿草如茵的球场上,野战医疗所已经开设完毕。10多顶帐篷一字排开,从急救装置到防疫药品,从X光机到手术台……各式医疗设备设施一应俱全。运送伤员、杀菌消毒、手术准备……身着作训服的50多名医护人员紧张忙碌。
“灾难”发生仅4天,中澳新三国军队的专业化救援力量就抵达“灾区”。尽管这是三国第一次举行人道主义救援实兵演习,但三方早在2010年就举行过这一领域的研讨作业,中澳两国也在2011年举行过两国间的首次人道主义救援实兵演习。
联合指挥、联合编组、联合实施、联合保障,中澳新三国参演分队在联合卫勤指挥协调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在“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展开救援行动。
“伤员”源源不断地从“重灾区”被运至野战指挥所,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检查和分类。
烧伤、创伤、车祸、溺水、心理障碍……不同类型的“伤员”,被迅速运送至野战医疗所的不同区域。此次实兵演练设置了10项救援内容,基本涵盖了自然灾害致伤的主要类型。
经过两天的学术交流和桌面推演,来自中国军队的24名医疗队员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同行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三方队员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救护帐篷内虽然气氛紧张,但看不到一丝忙乱。
中方参演队员大多具有丰富的人道主义救援经验。实兵演练中的手术环节,由中方队员设计并主导完成——
3小时前,一名中年男性在遭受洪水袭击紧急撤离时不慎摔倒,被路边一根钢筋自右下腹刺入,当即倒地。1小时后,搜救队员发现“伤员”,用直升机转运至野战医疗所。
“血压80、40,心率120,呼吸26……”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救治过多名伤员的护士游建平、吴英准确报出一串串数据。
“伤员已出现创伤失血性休克及急性腹膜炎。”参加过“和平天使—2010”中秘人道主义联合救援行动的石彦立即作出判断,“紧急建立静脉通道,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立即实施剖腹探查术并控制出血。”
“伤员”由中方自主研制的模拟人充当。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模拟技术,这种模拟人不仅体型外貌与真人无异,还能逼真地显示各种生命体征。
在助手顾健腾、卢倩的默契配合下,石彦顺利打开模拟人的腹腔。“伤员”腹腔内出现大量不凝血,混有肠内容物。
3000毫升的积血和肠内容物被很快吸净。石彦仔细查看,发现钢筋穿透小肠,腹腔大血管没有损伤,决定拔出钢筋进行止血和修补。
钢筋被缓缓拔出,“伤员”突然出现心跳骤停。
“停止操作,实施心肺脑复苏!”石彦果断布置医护人员实施电除颤、加快输血补液、静推肾上腺素……
伤员自主心率恢复,血压回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继续进行。
20分钟后,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得到了重生。医疗帐篷内爆发出热烈掌声。
暴雨初歇,阵阵海风从浩瀚的太平洋拂来,见证着中澳新三方参演队员的精湛技艺和协作精神……(李宣良)
相关报道:
中澳新联合演练进入桌面推演阶段 三方深入探讨
中澳新三国“合作精神2012”联合演练正式开始
中澳新三国“合作精神2012”联合演练正式开始(图)
国防部:中澳新三国军队将首次举行联合实兵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