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号召遭袭居民上网揭露哈马斯“罪行”
耶路撒冷:防空洞又打开了
11月16日,星期五下午4点50分左右,刚刚进入安息日半小时的耶路撒冷突然响起防空警报。由于是海湾战争以后20年来的第一次,很多耶路撒冷居民对此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认为是犹太会堂在发布进入安息日的通知。
空袭警报再响起
最后那枚来自加沙的火箭弹落在了耶路撒冷南部的一个犹太人定居点附近,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枚火箭弹对当前的巴以冲突带来了重要影响,以色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利伯曼就住在那个定居点,它释放出的更重要信息是,耶路撒冷也已经成为火箭弹攻击的目标。
根据以色列当地法规,所有新建建筑必须配备防空洞等民防设施。除了阿拉伯社区外,耶路撒冷大部分居民区都配备防空洞。在耶路撒冷主干道乔治王路的一座公寓楼内,由于担心居民私自占用防空洞,且20年没有空袭警报,楼长丹尼给防空洞上了锁。但16日警报响起后,丹尼将每层楼的防空洞的门都打开,并告知所有住户来袭时的逃脱路线。
大部分居民此前都认为加沙的火箭弹不可能射向耶路撒冷,因为这里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同时这里还居住着30万巴勒斯坦人,接近耶路撒冷人口的一半。“哈马斯总不会向自己的同胞开火吧?”记者的一位以色列朋友曾这样形容耶路撒冷的安全。但火箭弹真的对着耶路撒冷来了,事后所有的防空洞都打开了,甚至有的商场、社区还标明了通往防空洞的路线。电视里也不停地告知市民在听到警报响起后,应如何躲避袭击和自救。
军队大规模集结
耶路撒冷遭袭的当天深夜,以色列国防部紧急向内阁申请将召集归队的预备役士兵人数提高到7.5万人。前一天,当特拉维夫上空响起警报时,国防部已经获准召集3万名预备役士兵。
7.5万这个数字象征着什么呢?它是2008年底“铸铅”行动时以色列召集预备役士兵归队人数的近8倍,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时的两倍,甚至高于1982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是以色列自1973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预备役召集行动。
对付战力与自己完全不对称的加沙武装,真的需要这么多部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色列当地媒体普遍认为,这么大规模的召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也就是说,以色列的过度反应,及高调地在加沙外围集结如此规模的军队,可能主要是要向哈马斯等加沙地带武装释放强硬的威慑信号。这一威慑在17日,也就是大规模召集令下达后的第二天,发挥了一定作用。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阿维塔勒·列伊博维奇中校告诉记者,当天来自加沙的火箭弹数量明显减少,相当于前一天的一半左右。
但也仅仅17日一天而已,之后双方的冲突仍在升级。自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巴拉克到以军总参谋长甘茨,纷纷公开表态要扩大行动规模,以军也加大轰炸力度。不仅仅是空中打击,海军军舰、陆军炮兵,也加入到攻击加沙的行动中。
展开媒体攻坚战
在强硬表态之余,内塔尼亚胡开始施展他擅长的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寻找舆论支持。在“防务之柱”行动开始后的几天内,内塔尼亚胡不断在同西方各个国家的首脑通话,通报双方冲突进展及以色列的立场,并不遗余力地将这一明显进攻性的军事行动,粉饰为
“防务”行动。尽管“防务之柱”行动已经造成加沙地带伤亡过千人,其中超过一半是儿童、妇女和老人,但以色列军政各界仍坚持其军事行动只针对威胁以色列国民安全的武装组织。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办公室每天加班加点,向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所有外国媒体记者发送以军轰炸加沙的视频资料和照片,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外国记者展示以军在轰炸加沙目标时如何避免误伤平民。以军甚至不惜成本,在一些导弹上装上摄像头,将整个袭击过程拍摄下来。
在民间,以色列政府号召南部处于火箭弹袭击威胁下的居民,通过“推特”、“脸谱”、“YouTube”等发布自己拍摄的遭袭时的照片、视频,向全世界揭露哈马斯的“罪行”。
以色列政府甚至还制作了一个名为“红色警报”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呼吁所有人下载这一程序,一起感受南部居民在火箭弹袭击阴影下的生活。
等待进攻冲锋令
截至19日晚,超过6.7万名预备役士兵已经回到服役连队,并部署在加沙地带外围,随时准备执行可能到达的地面的进攻命令。
记者连续几天走访以色列同加沙的边境地带,几乎所有的通往加沙方向的以色列公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运送坦克、高射火炮、装甲车的大型卡车和运送士兵的大巴车,向加沙地带外围地区驱驰。记者驱车尾随一个运送坦克的卡车车队,潜入到加沙地带南侧的一片树林环绕的空地上,一支以军装甲部队正在这里集结。在记者被军方人员赶出现场前的短短几分钟内,至少有8辆大卡车载着以色列自制梅卡瓦主战坦克来到这里,还有一辆大巴车载来几十名士兵。他们下车后立即驾驶刚刚送到的坦克在空地上列队、操练,并对战车进行全面检查。在记者离开现场前,那里至少集结了20辆梅卡瓦主战坦克,而且仍有其他战车在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汇聚。
在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内,记者碰到了几十名被召集归队的预备役士兵。他们在此短暂休整后,便奔赴各自位于加沙外围的营地。面对外国记者,他们不愿谈及军事行动方面的话题。但他们的年轻面庞上,流露出奔赴战场前的不安。(记者付英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