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2至5年歼20将诞生真正强大的国产发动机(2)
歼-20战机试飞
然而,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在发动机性能方面,俄罗斯仍然没有可媲美发动机“三巨头”——即罗尔斯·罗伊斯、GE和普惠——的企业。俄制发动机仍然相对较重,而且利用的也并非最顶级材料,燃油消耗率也相对较高;与美制和欧制顶级喷气发动机相比,俄制发动机加速度较差,推力重量比较低,寿命较短,可维护性较差。另外,俄罗斯仍然无法利用最新管理技术获得最佳优势。例如,虽然如“土星”公司的AL-31发动机等新型俄制发动机已经配备了全权数控系统,而且全权数控系统的质量较非俄制产品相差不大,但软件质量仍然是一个关键的区别。即便是首批苏-27战机也加装了不同的发动机,因为AL-31发动机当时尚未到位。
近年来随着冶金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国在航空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系统设计、集成和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发动机生产的最大薄弱环节。在地面测试和高离心和G力飞行中,中国发动机面临着叶片弯曲、破坏及其他问题。为了攻克这个难关,中国的军用喷气发动机制造商需要实现一些生产和流程管理突破,而这些突破与前几年中国在机身与航空电子领域获得的突破一般无二。为了推动这种努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发动机公司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发动机设计人员。鉴于在该领域其他方面的进展,而且中国还在继续通过研发和工业间谍活动,获得技术和流程管理知识,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研制出一款可规模化的可靠型 WS-10发动机。
WS-10发动机有潜力提供堪比惠普公司F100涡扇发动机的性能——F100发动机为F-15和部分F-16战机提供动力。因此,这种发动机或许能够为与F-15战机尺寸相似的歼-11B、歼-15和歼-16战机提供动力。中国至少会在2至5年时间内系列化生产足以为歼-20提供真正五代机性能的强大发动机。
担心被超越俄罗斯不愿对华出口先进发动机
缺乏国产喷气发动机是中国飞机研制能力的巨大不足。对于完善并出口国产飞机而言,掌握规模化生产可靠强大喷气发动机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除中国之外,所有大型军用飞机制造商都能够设计并生产可靠的发动机。然而,受美国和欧盟对华军事禁运的影响,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乌克兰,是唯一愿意对中国出口军用喷气发动机的国家,其中乌克兰虽然有意出口,但却缺乏中国想要获得的五代机发动机。
就俄罗斯而言,其越来越没有理由向中国军方出口先进喷气发动机。首先,俄罗斯本身有意生产并出口第五代战机T-50,不会希望为自己培植竞争对手,破坏T-50战机在国际军用战机市场的地位。其次,在政治和经济压力下,俄罗斯也会把先进战机留在国内,因为俄罗斯空军正在进行现代化,而为俄军生产的战机需要配备最先进的喷气发动机。第三,在过去十年里,中俄军售充斥着有关技术转让的讨论,中方不断复制俄罗斯技术,对俄罗斯系统进行逆向工程研究。最后,一些俄罗斯决策者越来越关注中国不断提升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以及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不断强化的存在。
因此,俄罗斯政府越来越不愿意对华出口其最先进的发动机,因为这些飞机可能会被中国进行逆向工程研究,继而不但会被用来为中国飞机提供动力,还沦为能够在世界出口市场上得到的廉价发动机。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俄罗斯喷气发动机制造商赌赢了,因为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然而,经过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在技术上已经与俄罗斯接近或看齐,而中国会比以前更迅速的吸收俄罗斯技术的假设,会使俄罗斯更不愿意对华出口先进发动机。
例如,在2010年9月,鲁本·约翰逊在《简氏防务周刊》中撰文称,解放军空军某发动机维修厂成功将俄制AL-31F发动机的寿命从900小时延长至1500小时。俄罗斯专家将该事件视为“上世纪90年代对华出口技术被中国完全吸收的另外一个例子。中国与俄罗斯同样优秀,甚至超过俄罗斯的发动机,只是时间的问题。”
限制对华发动机供给,还能够限制中国的飞行员训练能力,因为与当前低飞行员训练时数相比,频繁的空战训练会迅速消耗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