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X37B诱中国“神龙”竞争 为拖垮中国(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11日 11:07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网上流传的一种神秘飞行器由轰-6挂载,其表面涂有五星红旗标志和神龙字样。

网上流传的一种神秘飞行器由轰-6挂载,其表面涂有五星红旗标志和神龙字样。

  美国空军神秘的航天飞行器X-37B本周二将进行第三次发射,而此次机密级的任务再次引发了广泛猜测。12月9日,《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称,这吸引了从业余卫星追踪爱好者到反核抗议人士以及潜在军事对手———中国和俄罗斯每一个人的注意力”。报道甚至称,X-37B的用处,就是“让中国人一直猜测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而美国军方官员试图淡化其军事用途,称它只是一个新技术的验证平台。

  X-37B周二第三次发射

  《今日美国报》网站的报道称,根据计划,X-37B将于周二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由一枚“阿特拉斯-5”火箭发射升空。X-37B项目于1999年由美国航空航天署(NASA)催生, 2004年转到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又于2006年转到美国空军名下。计划中周二的发射将是X-37B的第三次任务。波音公司共制造了两架X-37B,第一架2010年4月发射升空,第二架则于2011年3月发射。该航天器采用太阳能供电装置,设计在轨时间270天,第二架X-37B的在轨时间达到469天。X-37B最独一无二的能力是,它能重返地球大气层,在没有飞行员的情况下自动着陆。

  报道称,该项目的总成本一直秘而不宣,因为自从X-37B项目2004年转交给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之后,一直被列为机密项目。外界只知道,从1998年到2002年底,NASA、波音公司和美国空军共耗资2.08亿美元用于初始开发。2002年11月,波音公司获得3.01亿美元的合同继续研发。

  美专家争论是否为空间轰炸机

  X-37B被传拥有多种功能,从空间轰炸机到卫星杀手,或者先进间谍卫星传感器的试验平台,然而关于它的真正用途,美国空军至今守口如瓶。不仅外界困惑于X-37B是否是空间轰炸机,美国航天专家对此的看法也充满矛盾。报道称,中国和其他对手“将其看做是美国发展空间武器的又一证据,这和美国的公开表态完全相反,美国宣称没有任何空间武器。”

  “反空间核力量和武器全球网络”的主席戴夫·韦伯称,X-37B“是五角大楼致力于发展利用常规弹头在不到一小时内实施快速全球打击能力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其他分析人士认为X-37B不是太空轰炸机。“绝对不是,”“安全地球基金”的技术顾问、在航天和弹道导弹系统作战方面经验丰富的前美国空军官员布莱恩·威登说,“制造这样的系统不切实际,并且没什么用。”针对“X-37B是核弹的投送系统,被用来通过自动驾驶仪重返大气层然后向敌方目标投送炸弹”的猜测,威登认为,那非常不可信。X-37B在重返大气层的时候和美国的航天飞机一样是一种无动力的滑翔机。“它将成为一种昂贵的、很容易被当今世界上任何防空系统击中的目标。” 威登说。还有人揣测,X-37B是一种卫星追踪器或者卫星杀手,甚至两者都是。

  它的存在是为了拖垮中国?

  对于X-37B的具体任务,美国空军空间项目的副部长、前航天飞机指令长加里·佩顿说,这架航天器首先是技术验证平台,同时是用于进行空间实验的平台。“X-37的首要目标是为美国的未来发展新一代的再入技术,”佩顿说,“将有效载荷送上天,在轨道上待270天。通过试验看看新技术是否能正常运作,然后把它们带回家,并且进行检查,看看在太空发生了什么。”报道称,第一架X-37B的任务是为期224天的航行,这次飞行的目的在于“验证这架飞行器能够上天、工作,并且返回。” 最重要的验证将是确定这个飞行器是否能够快速做好再次飞行的准备,并且以较低的成本发射。佩顿称,第二次飞行实际上是空军第二架X-37B的第一次飞行,其目标和第一架X-37B的是相似的。

  不过,X-37B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威登认为,该航天器或许能够作为一种实验平台对间谍卫星的先进传感器进行试验。“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能的,并且这或许是X-37B的首要任务,”威登说,“至于传感器的类型,它可能是任何重要的传感器,但是我猜测将是雷达多光谱或者红外传感器。”美国“全球安全”网站执行官约翰·派克认为“它确实拥有某种用途,我认为它的用途就是让中国人一直猜测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美国《赫芬顿邮报》之前的文章在谈到中国的“神龙”飞机时称,X-37B的意义就是:将中国拉入“空天飞机”的竞争,花掉其为数不多的研发经费。(特约记者 张亦驰 燕鑫)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军事频道

【编辑:陈海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