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俄媒称俄对印军售予取予求 军事合作远超中俄(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19日 09:15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俄罗斯为印度生产的米格-29kub
俄罗斯为印度生产的米格-29 资料图

  美国飞机采购合同是印度武器市场另外一个相对来说较新的趋势,即印度倾向采购价格更高技术更先进的武器。如果说此前对印度来说最理想的选择是中等价位中等技术水平的武器系统的话,那么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许可,采购最昂贵最先进武器的野心迅速膨胀,比如印度在126架轻型多功能歼击机采购招标中选择的法国“阵风”,是竞争对手中仅次于“台风”的最昂贵的飞机。当然,这个趋势对西方武器生产商有利,对俄罗斯不利。俄虽然也能在价格上向欧美产品看齐,但是暂时仍在向市场推销更经济实惠实战效果更佳的飞机,而不只是为了满足印度在技术层面上的国家自豪感。实际上,印度武器市场定位的关键特点是努力得到强大的战役战术武器系统,比如航母、核潜艇、现代化远程导弹系统等,争取得到相当多的类似武器系统。但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够做到,更重要的是,准备这样做的出口国只有俄罗斯。

  在2007年之前,印度采购俄罗斯武器的规模不如中国,只有2004年例外,当年印度得到两艘“塔尔瓦”级护卫舰、10架苏-30MKI歼击机、首批4架组装版苏-30MKI的部件,从而使印度在当年俄武器出口中的比例达到43%,超过了中国的38%。自2007年以来,情况发生逆转,印度从此牢牢占据俄武器进口第一大国的地位。2007年印度占俄武器出口的30%,中国占24%。之后个别年份印度占俄武器出口总额的30-40%,平均份额约为三分之一,在27%到35%之间。

  但是俄印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主要指标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首先应当看到两国军事政治利益罕见的一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平衡中国军事和政治增长的影响,遏制极端伊斯兰运动,共同应对与美国的矛盾。因此俄罗斯希望最大程度加强印度的军事、工业和技术实力,结果导致俄向印转让最先进的武器系统时失去客观限制,在技术转让方面的表现极其大胆。印度同样希望保持俄罗斯作为国际关系体系中重要角色的地位。重要的是,在此问题上印度国内政治力量的观点完全相同,这意味着无论印度政府由哪个政党执政,总是会把俄罗斯当作优先政治伙伴。

  俄印两国文化的兼收并蓄对相互吸引同样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这在较大程度上是50多年传统的广泛军事技术合作历史的结果,两国能够互相谅解,而且不只是在政治精英阶层,还在个人,以及俄印军方和国防工业层面上。苏联曾在印度最贫穷最不发达的时期向其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系统,而且当时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是印度得到这些技术装备的无可替代的来源。在80年代末印度租赁了苏联的核潜艇,在3年使用期内培养的许多军官现在成为印度海军司令部的精英。印度政界和军界非常清楚,他们当年凭借从苏联得到的武器在1965年和1971年印巴战争中获胜,因此现在还非常感谢俄罗斯人。

  对俄罗斯来说,印度虽然拥有相对发达的庞大的国防工业,但它实际上不是武器出口大国,因此转让技术,落实贸易抵消协议,使印度变成武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风险极低,在此方面中国和印度有着完全不同的原则性区别,因此俄在与印度进行科技和工业合作时极为大胆。应当说,印度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武器进口需求也是对俄国防工业创新发展的强烈刺激。俄企业根据印度空军的个性特点研制和批量生产了苏-30MKI歼击机,为印度海军设计和建造了两个系列各3艘11356型“塔尔瓦”级护卫舰。印度订单保证了俄罗斯研制一些重要武器系统的能力,比如“布拉莫斯/玛瑙/宝石”,“俱乐部/口径”、“天王星/KH-35”导弹系统,“海蛇”反潜搜索瞄准雷达系统,卡-31预警直升机。整体而言,印度订单在俄国防工业技术和工业能力极限范围之内,履行相关协议实际上确保维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俄国防工业的创新潜力,根据印度军方个性要求研制较为复杂的高科技现代武器系统,对双方来说都是发展动力。印度尽可能地向俄方要求一切,俄方则准备尽可能地给予一切,予取予求,从而使印度得到了许多世界最高水平的武器系统,比如苏-30MKI和米格-29K歼击机,“布拉莫斯”巡航导弹,11356型护卫舰。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