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预备役步兵团严寒条件下实兵演练
按战斗力标准开展适应性训练
——河北某预备役步兵团严寒条件下实兵演练闻思录
今年冬训中,河北某预备役步兵团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担负的使命任务,坚持从实战要求出发,设“难局”、布“危局”、施“险局”,盯住“短板”真抓实练,着眼“适应”摔打锤炼,切实把“不适应”“难适应”作为冬季严寒条件下适应性训练的重中之重,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衡量训练成效的重要标志,有力地促进了训练质量提高和战斗力水平跃升。
“动中通”为何总难通
12月中旬,河北某预备役步兵团组织机关和部队进行为期5天的冬季适应性训练。部队刚出营区,即遭“强敌”电磁干扰,并伴有间歇式“炮火”打击,指挥中枢当即瘫痪。担负主攻任务的该团一营营长李书勇立即指示一连连长秦文俊紧急启动备用通信频率,结果仍被干扰。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分秒必争,有人建议用手机沟通指挥,李营长的表态斩钉截铁:“打起仗来手机还灵吗?”最后,秦连长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调频、加密、静默等多种方式应对干扰,好不容易才跳出电磁“圈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敌电磁干扰分队再次发起攻击,通信联络再次中断。“立即实施调频或者改频,恢复通信畅通!”就这样,一场悄无声息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欺骗与反欺骗的电子战在衡水湖畔上演行军一路。
往年冬季适应性训练,由于分布点多、线长、面广,通信手段受限,实现不了团、营两级互通互联,复杂环境中训练只是纸上谈兵。今年,该团专门购置移动通信指挥车、电磁干扰器材等设备,为训练设置逼真的复杂环境,让电磁干扰、接力通信、精确指挥等课目成为各级指挥员的“家常菜”,克服了严寒条件下网络“阻塞”等难题,确保了作战指挥的动中通、扰中通、抗中通。
“铁脚板”为何路难行
冬训中,担任助攻任务的该团预备役步兵第二营在一次“卫星过顶迅速疏散隐蔽”演练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人藏得不够隐蔽,有人战术动作迟缓,甚至在一次演练过程中,静寂的阵地上突然响起手机铃声……面对一个个与战时要求不相称的场面,演练指挥部一次次叫停重来,通过多次反复,连续演练,该课目方才“过关”。
在各种战术演习中,导演组不按以往套路出牌,随时随地导调,令部队出乎预料,让官兵始料不及。部队在行军中时,多次遭“敌”空袭,各参训部队始终保持临战状态,高炮防空分队探索出“边走边展开,展开即锁定,锁定即射击”的一体战法,实现了对“敌”空袭目标多波次、高强度的回击。
过去,有的营连把冬季适应性训练简单地看成是拉着部队“走一走”,带着装备“转一转”,存在着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营连认为预备役人员难以适应长时间的徒步行军,因而有意降低训练强度,减少训练课目。针对以往训练中存在的部分人员实战意识不强的问题,该团剔除一切不符合实战需求的因素,将战场设真,情况设险,让参训者“走”不顺、“吃”不香、“住”不宁,使演练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宿营地”为何不安宁
演练进行到第三天傍晚,担任纵深攻击任务的步兵第三营到达宿营地,刚搭建好指挥所和野外帐篷,突然接到上级通报:“指挥所西北方向20公里处,发现两架直升机!你指挥所已被敌人发现,并被精确锁定。”“迅速转移指挥所,全体人员立即撤离。”营指发出号令。习惯于按部就班开设指挥所的官兵不知所措,早已精疲力竭的参训官兵更是叫苦不迭。好在赵营长经验丰富,立即命令利用地形地貌隐蔽伪装,不到10分钟,指挥所迅速撤离完毕,10余台车辆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为防敌袭扰,降低伤亡,要求所有参演官兵单兵宿营。”导演组又一次发出指令。官兵们冒着刺骨寒风寻找新的宿营地,大家就地取材,利用柳条、玉米秸秆搭设简易单兵装宿,和衣而卧。大汗淋漓的官兵不禁感叹:这次冬训,真折腾得不轻啊!
以往冬季适应性训练,不少营连主官担心出事故,消极保安全,致使训练内容“缩水”,训练强度“萎缩”,严重影响了训练质量和水平。今年冬训中,该团领导始终强调,越是环境条件恶劣,越要加大训练力度和强度,全要素、多课目设置课题,全方位、多角度摔打部队,力求让官兵在“不适应”中找到不足,从而通过严格的冬训,完成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蜕变过程。(武瑞生 马志强 特约通讯员 刘 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