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记者忆拍摄歼15着舰:仅10名记者获准到场(3)
3、追拍舰载机滑跃起飞
拍摄完舰载机着舰后,我迅速下到飞行甲板,向位于舰艏的552号舰载机跑去,记录下了向飞行员献花、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眼含热泪与飞行员紧紧拥抱的感人场面。我也被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所感染,止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以至于挡住了我的拍摄视线。
一个多小时后,552号舰载机经过加油和地面起飞准备,将要在“辽宁舰”上滑跃起飞。拍摄歼15舰载机滑跃起飞的位置,我选择在驾驶室顶部平台,这里能够看到歼15滑跃起飞的全过程。
起飞助理将552号舰载机准确引导到起飞位置,偏流板打开,止动轮升起,舰载机两台发动机开始加力,喷出蓝色火焰,轰鸣声震耳欲聋。只见飞行员头靠座椅后枕,抬起右手行礼,示意起飞助理可以起飞。
起飞助理看到飞行员的手势后,右手臂迅速指向前方,如同矫健的射手。“航母style”就此诞生。“砰!”止动轮挡迅即放下,战机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飞速冲向舰艏的14度滑跃甲板,托举着战机驶向湛蓝的海天,此时,舰上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现场有不少人在用手擦拭着激动的泪水。是啊,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怎能不让人感动落泪?
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我用20多张照片追拍下了战机起飞的全过程,场景非常壮观、震撼!战机加力起飞时发出那强大的轰鸣声,似乎要把我的胸腔和耳膜穿透,我不由得张开嘴随着轰鸣声大吼起来,才感到舒服些。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逐一拍摄到了多名飞行员驾驶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和滑跃起飞的珍贵场景,记录下了发生在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上的精彩华章,每一名试飞员演绎的“刀尖上的舞蹈”,都是那么精彩、那么完美、那么动人心弦!
后记:最艰难的海上发稿
按照上级发稿规定,参加采访的中央新闻单位将在11月25日统一发稿。24日深夜,“辽宁舰”驶入大连港锚地进行锚泊。时针指过25日零时,我背起海事卫星和笔记本电脑,来到“辽宁舰”飞行甲板的尾部,准备将通过审查的新闻照片预发回北京总社。
冬日的大连港寒风刺骨且风力很大,呼呼作响。当我刚把卫星天线架好还没有传稿,浑身已经冻透,双手不听使唤,就连笔记本电脑也快冻得要死机了。于是,我急忙回到住舱把所有的厚衣服穿在身上后返回甲板继续传稿。
谁知,第二个问题又出现了:海事卫星天线只有对准天上的卫星才会有信号,由于海风和海流不停地转向,数万吨的航母在海风和海流面前也只能束手就擒:随波逐流,舰体方向总不能固定,一张照片传了不到一半航母就转向了,造成卫星信号中断,还得重新调整天线寻找信号,当我再重新传输照片时,刚才的情况又发生了。调整、中断,再调整、再中断,16张照片让我发了3个多小时,寒冷、饥饿、焦急、烦躁,让我苦不堪言,这是我十几年来在军舰上用海事卫星发稿最为艰难的一次。
不过,苍天不负有心人。当我将16张数码照片传回到新华社摄影部后,值班编辑将这组照片对国内外播发了通稿,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强烈关注。
这组照片最先在新华网首页头条出现,又被全国448家网站转发,新华军事的访问量达2201488次,微博当日被转发上千次。
微博网友“风生水起每一天”留言说:“舒服,这组照片夜里看完提神,比喝咖啡还提神,算是万里长征迈出了坚实一步。”
微博网友“环球音乐放送”留言:“新华网的歼-15舰载机着舰辽宁号照片,张张高清!真给力!”
微博网友“蹉跎网事”留言:“喜欢这些图:承载着大国梦想,起飞!”
11月26日,全国各地上千家报纸都纷纷刊登了这组照片,有多家报纸还辟栏登出了摄影画刊。据新华社不完全统计,这组照片被国内外1938家中文报纸采用,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地市的报刊。(本报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