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发动伊拉克战争十周年 中国被称为最大赢家(图)

2013年01月09日 10:47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2013年1月1日,在从巴格达到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的高速公路上,伊拉克军警保护进行宗教活动的什叶派穆斯林。
2013年1月1日,在从巴格达到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的高速公路上,伊拉克军警保护进行宗教活动的什叶派穆斯林。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十周年会使2013年显得有点特别。2011年底,美国从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战部队后,约80万伊安全部队全面接管国内安全事务。美军撤离一周年之际,伊拉克的政治局势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敏感时期:来自什叶派的马利基总理被指无能,来自库尔德人的塔拉巴尼总统因病就医,来自逊尼派的努贾伊菲议长被警告陷入政治危机。教派冲突引发的恐怖袭击和石油利益纷争不断释放出危险信号,但长期生活在伊拉克的《环球时报》记者还是捕捉到这个昔日中东强国恢复元气的种种迹象。

  逊尼派民众要现政府下台

  10年间,伊拉克人对美国的感情十分复杂。美军未撤离前,有伊拉克民众开玩笑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好像是美国第52个州的公民。美国军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伊拉克内部政治、军事和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美国撤军后不久,愈发紧张的态势开始严重影响这个脆弱的联合政府。在看到中东一些国家发生阿拉伯之春革命后,有伊拉克民众开始对现政权流露出不满。过去3周,伊拉克一些地区的逊尼派民众大规模示威,表达对什叶派马利基总理的抗议,有人还挥舞着萨达姆时期的国旗。1月4日,伊拉克前复兴党政权二号人物伊扎特现身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的视频节目中,他鼓动逊尼派民众示威,推翻马利基政府。

  2013年新年伊始,伊拉克仍被恐怖袭击阴影笼罩。1月3日,巴格达以南大约60公里处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至少20名什叶派穆斯林朝觐者死亡、4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伊拉克军警加强了对车辆、行人的盘查。与2006年和2007年的恐怖袭击高峰期相比,伊拉克现在的暴力事件明显减少,但爆炸和袭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这是法新社去年12月18日对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总结。12月17日,伊拉克多个省份发生10多起汽车炸弹爆炸袭击事件,导致近200人死伤,目标多为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中东在线网评论说,这一系列恐怖事件恰逢美军从伊拉克撤离一周年。惨剧发生后,奇怪的是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认领这些恐怖袭击。

  尽管仍有恐怖袭击发生,但伊拉克还是在逐渐恢复元气。在巴格达,《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街上的检查站比过去少了,各种路障每天都会被清除一些。过去在通往巴格达的高速公路上,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检查站,车子根本跑不起来,现在随着检查站的减少,出行变得顺畅多了。伊战前,富裕的伊拉克吸引了大量海外劳工,现在,这股海外劳工潮又开始显现。做脏活累活的多为斯里兰卡人,一般每月能拿两三百美元。此外,还有埃及、土耳其等国的劳工。

  在战略地位重要、战争与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可谓风水轮流转。伊战造成约10万名伊拉克平民丧生,280万人居无定所,曾有上百万伊拉克难民跑到叙利亚。现在,叙利亚内战不断,又有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来伊拉克避难。在巴格达,记者看到不少投亲靠友的叙利亚难民,有的找点苦活干。为鼓励当年逃离的伊拉克人早日返回家园,伊拉克政府还提出,给每户返回家乡的伊拉克家庭提供200万第纳尔(1美元约合1200第纳尔)的安家费。

  教派纷争让伊拉克根本没有稳定

  美军撤离后的伊拉克局势如何,伊拉克人最有发言权。正在美国留学的伊拉克青年瓦伊尔阿尔萨拉米近日在美国《赫芬顿邮报》撰文称:伊拉克根本没有稳定!瓦伊尔说,伊拉克是一块谁都想分享的蛋糕,内阁人员不是按是否胜任组成,而是基于宗教派别和任人唯亲,外交部长永远是库尔德人,国防部长永远是什叶派,某部部长又必须是来自某个利益集团的人,其他人再优秀也没用。这种分享蛋糕的心理导致部门之间很难团结、合作。

  去年12月20日,来自逊尼派的伊拉克财政部长拉菲埃萨维称,他的办公室被人袭击,他指责总理马利基是一个根本不尊重工作伙伴的人,一个不尊重法律和宪法的人。这起袭击事件引发各地数万名逊尼派穆斯林上街游行。除要求推翻现政权外,还希望消除对逊尼派的不公正,有人喊出我们不是少数派的口号。

  伊拉克3100多万人口以穆斯林为主,其中什叶派约占六成,逊尼派和库尔德人数量相当。在萨达姆领导的逊尼派政府被推翻后,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掌握了国家的主要权力。总理由什叶派人士担任,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议长由逊尼派人士担任,但这样的权力分配埋下各自为政和教派纷争的隐患。伊拉克《晨报》1月7日报道说,有逊尼派议员辱骂什叶派民众弱智,但议长努贾伊菲对此却保持沉默,这会让他深陷政治危机。目前伊拉克安全形势最差的地方是位于北部的第三大城市摩苏尔,当地的基地分支组织十分活跃,而该省省长是努贾伊菲议长的兄弟。

  教派纷争背后还有经济因素。石油资源给伊拉克人带来财富,但它也形同烫手山芋。石油资源丰富的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省份要求获得更高比例的石油出口收入,而其他什叶派和逊尼派省份则想按人口比例分配。在北部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军每月只上15天班,剩下的时间自由支配。之所以能享受这么好的福利,是因为库区的石油收入大部分归地方所有。

  美军撤离后的这一年,伊拉克很多城市都大兴土木,特别是库尔德地区的变化非常明显,居民的购买力也提高了。但物价飞涨,使更多的伊拉克民众怨声载道。以汽油价格为例,萨达姆执政时期1美元可以加100升汽油,现在只能加3升。西红柿、土豆、黄瓜、洋葱、胡萝卜等蔬菜每公斤都在1美元以上。牛羊肉每公斤要十几美元,是伊战前的五六倍。不少伊拉克年轻人不愿意找事干,而愿意去当兵或警察,待遇为每月700美元到1000美元。

  《环球时报》记者在伊拉克的最直接感受是,尽管美军已撤离伊拉克,但伊拉克百姓要过上安定、富足的好日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55岁的巴萨姆经营着一家塑料制品厂,他告诉记者:两伊战争前巴格达才是中东的经济中心,并不是现在的迪拜。如果伊拉克人不内斗,如果政府能专心搞建设,伊拉克人的日子会很快超过迪拜。更多的伊拉克民众不愿意国家被教派冲突拖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伊拉克国家未来团结协会秘书长扎菲尔阿尼的话说,伊拉克到了认真讨论危机,警惕伊拉克掉入深渊的时候。

  美军撤离伊拉克后,处在转型阶段的伊拉克出现200多个政党,各股势力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考虑。这样的局面,让马利基很难得到绝大多数政治派别的支持。就连什叶派内部的宗教领袖萨德尔也开始反对现政权,他的支持者在巴士拉及纳杰夫等地集会让马利基下台。对伊拉克民众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协调各派别矛盾的强有力的政权。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伊拉克仍在尽力确定新的国家身份,希望借此弥合教派分歧和民族对立。这家美国智库认为,形势严峻时,伊拉克有出现严重冲突乃至国家分裂的可能。但该报告也认为,伊拉克的确具有巨大潜力,政治分化和持续不断的暴力事件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无法实现稳定、安全和民生改善。

  伊拉克人应只忠实于自己

  岁末年初,美国媒体对美军撤离伊拉克一周年几乎没有着墨。媒体为何对一场仍看不到尽头的漫长战争失去兴趣?美国资深专栏作家、印第安纳大学新闻系教授雪莉理查迪在《美国新闻评论》上发出这样的议论。《洛杉矶时报》的国际新闻编辑米勒给出的分析是:美国经济下滑使伊拉克局势边缘化;伊拉克无休止的自杀爆炸、残酷的教派冲突使美国媒体和民众产生战争疲劳感;高昂的报道费用使驻巴格达记者人数减少。该报驻巴格达的西方记者从此前的5人减少至2人。《旧金山纪事报》的读者代表罗杰斯表示:公众已经习惯于伊拉克稳定的暴力节奏,许多人对有关二三十人死亡的报道已不感兴趣。

  伊朗的一位高官曾说:美国在伊拉克栽下一棵树,给它浇水、修剪枝干,但他们在那棵树没有结果之前就走了。阿拉伯国际问题评论家埃米尔塔希尔在沙特《中东报》撰文说,美军撤离被伊朗认为是在伊拉克展示自身影响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将重新审视对伊关系。奥巴马1月7日提名曾强烈反对伊战的前共和党参议员哈格尔担任国防部长。但一名移居瑞士的伊拉克网民悲观认为,未来4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不会有什么改变,在处理中东问题上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教派冲突给各种国外势力渗透伊拉克创造了机会。中东问题评论家瓦菲克萨马拉伊认为,伊拉克国内教派冲突为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绝大多数)介入伊拉克事务打开大门,相应的,逊尼派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土耳其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加强了对伊拉克逊尼派的经济和军事渗透。有伊拉克民众表示:要让伊拉克尽快稳定下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只忠实于伊拉克这个国家,而非教派、民族或伊朗、美国等国。

  中国被称是伊拉克战争的大赢家

  中国赢得了伊拉克战争、中国收获伊拉克战争的好处,这样的议论最近一两年在西方媒体时常出现。爱尔兰RTE网站去年底一篇题为中国如何赢得伊拉克战争的文章称,中国似乎才是伊拉克战争的真正赢家,正如许多评论家所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石油,而中国在不放一枪一炮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大量的伊拉克石油。

  伊拉克目前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称,随着中国进一步收购伊拉克油田,中国将成为伊拉克石油储备的最大外国玩家。有数据表明,伊拉克平均日产石油已突破300万桶。在南部鲁迈拉油田,中国石油与国际石油巨头BP牵手,去年8月时日产原油近134万桶。两伊战争结束到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石油最高日产量是450万桶,而最新的预测是,2015年日产量将达到500万桶。

  在巴格达、伊拉克南部和北部库尔德地区,现在都能看到很多中国人的面孔,这种情景在两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在伊拉克经商、开水泥厂、搞建筑。在巴格达市中心有一家中国商人开的小型宾馆,伊战前那里是韩国人的俱乐部。现在,宾馆接待着来自国内的国企代表、民企老板、技术人员,甚至考察废品回收的商人。看得出,中国商人对伊拉克的全面重建颇有信心。(驻伊拉克、美国特约记者 陈宪忠 丁玎 记者 谷棣)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