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确认沈飞新型号战机研制系自筹资金(图)(2)
二、学习罗阳同志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高尚品质
恪尽职守、勇于创新,是罗阳同志又一个突出闪光点。他是有名的工作狂,总是早出晚归,不知疲倦。他通常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晚上12点才回家。由于工作过度劳累,上下班时他经常在车里就睡着了。在牺牲前的一段时间,罗阳同志特别劳累和紧张。从2012年10月份开始,他亲自组织完成了两个重点型号首飞任务,时间相隔只有4天。随后,他连续出差17天,马不停蹄,辗转数地。11月17日下午从珠海航展飞回沈阳,他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又从机场直奔试飞基地。18日一早,他搭乘直升机登上“辽宁号”航母。登舰后,他一分钟都没有休息就上了塔台。有同志劝他歇一会儿,他却说:“前面耽误的工作太多了,得赶回来。”歼15飞机舰上起降试验的当天,他就站在离起降点不足20米的地方,仔细观察和记录飞机的每一次起降,忍受着发动机巨大轰鸣声对心脏的猛烈冲击。由于他高负荷、夜以继日地工作,曾感到身体不适,但他并未去找医护人员检查。可以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保持着奔跑的姿态。11月25日晚,在罗阳同志遗体送入殡仪馆前,他的妻子对他说了最后一句话:“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我和在场的同志听后都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歼15战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是人民海军建设和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航母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标志着我国“蓝水海军”建设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辽宁号”航母入列后,有海外媒体猜测,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一年半乃至两年时间,结果我们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像罗阳同志这样千千万万军工战线同志和部队指战员的不懈努力。
罗阳同志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近年来,为加快我国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研发,中航工业号召飞机主机厂、所组建新机快速试制中心,打造我国航空工业的“鬼怪工厂”和“臭鼬工厂”。这对主机厂与研究所之间的协同、工厂的管理都带来很大的挑战。2009年,我把建设沈阳新机研制快速反应中心的重任交给罗阳同志,并且没有提供任何资金和条件支持。他二话没说,立即带领沈飞干了起来。他们用清一色的国产设备率先在我国打造出了一条新机研发、试制的专门生产线,打破了沈飞延续50多年的新机研发和批量生产混线的局面,创下了新机试制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10个半月的奇迹,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的快速提升。就在他去世前不久,我们还在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心,使之更加先进、更具竞争力。他爽快地对我说:“争取在下一年度,实现您的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航空发动机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新研发动机因技术不够成熟,装上飞机进行飞行试验可能带来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事故,飞机厂就难脱干系。如果只从单位利益考虑,主机厂不愿意使用尚不成熟的新研发动机。但业内人士都知道,发动机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更是使用出来的。不经过装机大量使用,新研发动机的潜在问题就很难充分暴露并得到切实解决。于是,我找到罗阳同志,希望沈飞带头使用国产新研发动机作为新飞机动力,他立即就答应了。近年来,我国有两型重要的航空发动机都是由沈飞率先使用的。它们在使用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也给沈飞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困难,但罗阳同志没有任何怨言,他认为要加快振兴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企业就必须承担风险、付出代价,他自己也愿意为此付出和担当。今天,这两型发动机已日趋成熟,并开始大量投入使用,获得了用户好评,罗阳同志和沈飞功不可没。
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只要踏踏实实地干,锲而不舍地探索,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罗阳同志的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激励着航空人迸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航空工业战线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